中的武功。
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出使到了羌族,羌先零部落酋长向他表示要北渡湟水,到汉民不种田的地方畜牧。
义渠安国向朝廷报告这个情况。赵充国弹劾义渠安国奉使失职。
从此以后,羌人依照以前的话,擅自渡过湟水,当地郡县长官不能禁止。
元康三年,先零部落与各个羌族部落酋长二百多人“解仇交质“,订立盟约,打算共同侵扰汉朝地区。
宣帝知道了这事,问赵充国如何对策,赵充国指出,羌人为患,一是羌族原来各部落互相攻击,易于控制,但近几年来他们“解仇合约“,共同反汉;二是羌族与匈奴早就打算联合;三是羌族还可能“结联他种“,即与其他种族联合。
所以他提出“宜及未然为之备“的建议。
过了一个多月,小月氏部落的羌侯狼何果派人到匈奴借兵,打算攻击鄯善、敦煌,以切断汉朝与西域的通道。
赵充国估计事情不那么简单,需要深谋远虑。
他向朝廷提出建议:一是加强军事上的边防;二是离间羌族各部落而侦探其预谋。
于是两府(丞相、御史)又推荐义渠安国出使诸羌,了解其动向。义渠前去,召集先零部落的头领三十多人,以他们都有逆而不顺之罪,全部斩首。
调兵镇压先零之民,杀了一千多人。
于是羌族各部及归义羌侯杨玉等都很震恐,离开其地,劫掠其他小族部落,犯汉边塞,攻城邑,杀长吏。
义渠安国以骑都尉身份带领三千骑兵守备羌人,被羌人所击。他领兵退到令居,向皇帝报告。时为神爵元年春天。
这时赵充国已七十多岁,宣帝以为他老了,派遣御史大夫丙吉去问谁可以为将,赵充国很自信地回答:“再没有比老臣更好的人选了。“
宣帝又派人去问:“将军能否预测目前羌人的势力、打算带多少兵马去?“
赵充国答:“百闻不如一见。打仗的事很难凭空设想。老臣想先到金城,再计划攻讨的方略。“
意思是说,用兵不能远离战场空想,而要亲临前线观察,然后作出对策。
他要求宣帝交给他任务,不必担忧。
宣帝笑着答应了。
赵充国到了金城,集结了一万骑兵,打算渡过黄河,又恐被羌人截击,就在夜间派遣三支小分队骑马衔枚先渡,渡后安营置阵,到了天明,全都完毕。
于是大部队依次全都过渡。羌人百来个骑兵前来,出现在汉军近旁。
赵充国说:“我军兵马刚渡河,已略有倦意,不必追击羌骑,攻击羌人要以消灭他们为目标,区区近百羌骑,不必着意贪求。“
命令汉军不要攻击。
派遣骑兵到四望峡中放哨,知道没有羌骑。
夜间带领汉军上了落都山,召集各个分队的校司马,对他们说:我就知道羌人不善用兵,如果他们调派几千人防守四望和陿中,我军哪能向前推进呢?“
赵充国用兵,“常常把派侦察兵到远处侦察作为重要事务,行军时一定要作好战斗准备,驻扎时一定要修好坚固壁垒,特别慎重,关爱士兵,先策划计谋然后再出战“。
他来到设在金城的西部都尉府,“日日飨宴军士,士卒都希望为他效力立功。
羌骑多次前来挑战,赵充国命令坚守而不出兵。
捉到的俘虏供认羌人内部各个头领互相埋怨说:“如果你没有造反,现在皇上派遣赵将军前来,虽然年龄八九十了,依旧被重用。现在打一战就会灭亡,这真的好吗!“
这说明羌人畏惧赵充国之用兵,因而内部发生了矛盾。
赵充国之子右曹中郎将赵卬,带领一支队伍到了令居。
羌兵出动截断这支汉军的粮道,赵卬向皇帝报告。
皇帝下诏将八校尉与骁骑都尉、金城太守联合搜捕山间的羌兵,以打通粮道。
起初,羌族部落头领靡当儿派遣弟弟雕库来向都尉报告先零部落谋反,过几天果然反汉。雕库那个部落的人有一些混在先零部落中,都尉就把雕库留下作为人质。
赵充国以为此人无罪,就让他回去告诉该部落头领说:“汉军前来是诛杀有罪的人,你自己应该知道的,不要一起灭亡。
皇上告戒诸羌人,犯法的人会被捕斩头,除去罪恶。
斩杀了强盗恶霸一人,赏钱四十万,中等犯罪人十五万,下等犯人二万,堂堂男汉三千,小女子和老人小孩千钱,并且所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