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咸罪名重大,于是假作医生入狱,既将案情问明。
朱博遂想得一计,密告陈咸,陈咸点头依允。
博又安慰陈咸数语,辞别出狱。陈咸见朱博因他辞职,十分出力,心中也觉感激。
过了数日,廷尉又调出陈咸审问。
陈咸便依着朱博言语,备陈冤枉,并引一人为证。
廷尉见说,遂问明其人姓名住址,立遣吏役往传。
吏役奉命到了朱博家中。朱博自从出狱,即行改变姓名,预备替陈咸作个证人。
今闻传唤便随吏役到廷,廷尉问起情由,朱博力证陈咸并无其事。
廷尉不信,又将朱博拷打,朱博忍痛,矢口不移。
廷尉见陈咸犯罪有据,但不能取得口供,且又有人为他作证,不能按律办罪,只得从轻发落,减死一等,与朱云一同判决,处以城旦之刑。
陈咸全亏朱博,得免死罪。
陈咸热心为友,以致犯罪,其结果也得友人之力。
陈咸、朱云下狱被刑,后被免去死罪,但被“髡为城旦”(剃去头发,送往边关,白天守边,晚上修长城)。
陈咸执法严厉汉元帝任命陈咸做了御史中丞,负责各州郡的奏事,给各州刺史加以考评、评定等级,同时在殿中执法。
陈咸执法严厉,公卿以下级别的官员都很怕他。
汉成帝刚刚登基时,大将军王凤因为陈咸曾经指斥石显,觉得他很忠心正直,就奏明皇帝,让陈咸做了长史的官,之后又先后任冀州刺史、谏大夫、楚国内史、北海以及东郡的太守和南阳太守。
在南阳太守任期间,一贯以严厉来树立威严,豪强奸猾的官吏或名门望族的人犯了法,也按照规定把他们送到郡府里去,按照罪行的程度,规定相应的劳动量。
有时舂(米)的量不够,为了加快劳作进度,有人就给服刑人去掉一些刑具,以便劳作,陈咸发现了,就会加重刑罚。
陈咸每到一处,就命令属下要廉洁,不能违法,在郡中做到了令行禁止。
之后,陈咸调任少府,位列九卿。成帝永始二年,陈咸遭丞相翟方进诬陷,遂被免官。
不久,翟方进自杀,陈咸重被起复任尚书。
平帝即位后,王莽辅政,多改汉制,并杀害何武、鲍宣等反对者,陈咸愤而辞官。
王莽篡夺皇位后,召令他任掌寇大夫,陈咸称病推辞,并责令儿子陈参、陈丰、陈钦同时辞官。
父子4人一同返里后,闭门不出,仍沿用汉制,专心整理所存律令,书文珍藏,直到病死。
汉朝人朱博(杜陵人,字子元,封阳乡侯)本来是武官,不熟悉文官那一套。
后来担任冀州刺史,巡行时,有数百名吏民阻在路上投诉,把官府也挤满了。
主政的官吏请他暂且留在县里,接见这些投诉的人以后再出发,想观察朱博的反应。
朱博心中明白,告诉随从到外面准备车驾,车驾备好以后,朱博走到车旁,看见投诉的人,就命令主政官明白地告诉他们:想控告县丞尉的,刺吏不负责考察这种黄色绶印的官吏,必须各自到郡县去;
想控告黑色绶印的官吏的,都到管辖的处所,被官吏冤枉的人民,及有关盗贼诉讼的事,都到自己所属的主政官吏处。
朱博停车裁决,四,五百人一下子都神速地离去。
吏民大惊,想不到朱博应变事情的能力如此强。
朱博后来得知,果然是老主政官教唆人民聚会,就将这个官吏处死。
朱博任左冯诩(京师统辖的官)时,有个长陵县的大族尚方禁,年轻时曾私通别人的妻室,被刑的痕迹还留在脸上。
功曹(郡府的属吏)受赂,告诉朱博,请让尚方禁担任守尉。
朱博知道以后,就以其他事由召见他,见他脸上果然有斑痕,朱博遂屏退左右的人,问他道:“这是什么伤?”
尚方禁心知自己的事情无法隐瞒,就叩头说明。
朱博笑着说:“大丈夫一时错误发生这种事,现在冯翊想为你洗清这个耻辱,你能为本官效力吗?”
尚方禁又喜又惧,回答说:“一定尽死力报效大人。”
于是命令尚方禁不可泄漏,有机会的时候就记下别人的话。
此后就以他为亲信,把他当作耳目。
尚方禁每天早晚都会揭发一些盗贼及奸细,功效显著,朱博就升他为连守县令。
过了很久,朱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