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伍部:粉饰太平 第1章 起兵反莽

第伍部:粉饰太平 第1章 起兵反莽

在宛城起事。

正值刘縯筹划举事,兄弟二人不谋而合。

于是决定刘縯在舂陵、刘秀与李通等在宛城、邓晨在新野同时举义。

地皇三年十月,刘縯召集子弟宾客七八千人,在舂陵举起了反莽的大旗,自称柱天都部,即自喻为擎天之柱。

刘縯结盟绿林刘縯与刘秀在南阳起事以后,面临的军事形势十分严峻。

因为,此时虽然绿林军民发展壮大,新市兵、平林兵两支人马已发展到南阳。

但是南阳郡的大部分还掌握在新朝官军手中,新市、平林的势力只在南阳的南部边缘活动。

刘縯明白,行动稍有不慎,就有被消灭的危险。

仅靠自己这支队伍单枪匹马地发展,显然是不行的,必须投到绿林军中去,走共同发展的道路,才有自己这支队伍的前途。

他于是派遣随同自己起事的族兄刘嘉前往新市、平林军中联络。

刘嘉父早殁,刘縯父视他如已出,资助他与刘縯一起到长安求学,所以他与刘縯一家有着特殊感情。

刘嘉到新市、平林军中,与其领袖王凤、陈牧等联系,表示了联合对敌的愿望。

新市、平林正急于向北发展,以便在南阳打开新的局面,对在南阳地区颇有影响的刘氏宗族的合作自然竭诚欢迎。

双方合军一处,开始了共同对王莽官军的作战行动。

他们联军进击长聚,与官军作战。

义军并力西进,攻克唐子乡,杀死湖阳都尉。

接着全军奋力、北进,攻克棘阳。

刘縯大破新军新莽南阳的最高军政长官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见义军威胁自己的老巢,率军全力迎战,双方激战于小长安。

这一天,大雾弥漫,官军凭借有利的地形和对环境熟悉的有利条件,猛力反击,使起义军遭受重大失败。

刘氏数十个同宗兄弟都死于这场剧烈的混战中。

起义军调整部署,退守棘阳。

甄阜、梁丘赐获此大胜,决心乘胜追击,全歼义军。

他们率10万精兵南渡黄淳水,前锋达沘水,在两河之间安营扎寨,同时拆掉架在黄淳水上的桥梁,示无还心,摆出要同义军决一死战的架势。

新市、平林两军新败之后,已经对官军产生了很重的畏惧情绪。

今见官军穷追不舍,且其军力、装备又远胜义军,因而对能否战胜敌人信心不足,打算脱离接触,迅速南逃。

刘縯与刘秀计议,如果此二支友军撤走,单凭他们统帅的部队,实在难以战胜敌人。

必须设法稳住二支友军,同心协力,共同对敌,才是万全之策。

恰在此时,王常、成丹、张昂所统帅的一支5000人的下江兵北抵宜秋。

刘縯决心说服这支部队参加战斗,以此增强对官军战斗的力量,又能稳住处于动摇中的其他两支义军。

刘縯兄弟二人与李通一起前往下江兵驻地,刘縯说:“愿见下江一贤将,议大事。”

成丹、张昂共推王常。

刘縯对王常”说以合从之利“。

王常大悟,说:“王莽篡弑,残虐天下,百姓思汉,故豪杰并起。

今刘氏复兴,即真主也。

诚思出身为用,辅成大功。”

刘縯说:“如事成,岂敢独飨之哉!”

王常被说的口服心服,五体投地,表示决心追随刘氏兄弟共创大业。

然而,当王常将与合作的意向告诉成丹、张卬二人时,他们极力反对,主张不应该受制于刘氏兄弟。

此时王常已倾心归汉,乃劝导下江诸将:“夫民所怨者,天所去也。民所思者,天所与也。举大事者必当下顺民心,上合天意,功乃可成。今南阳诸刘举宗起兵,观其来议事者,皆有深计大虑,王公之才,与之并合,必成大功,此天所以佑吾属也。”

一席话说服了下江兵诸将,他们的态度又影响了新市与平林两支队伍。

三支义军决心与刘氏兄弟统帅的南阳义军团结战斗,共同反击。

刘縯、刘秀对此十分高兴,他们同绿林军领袖们“大飨军士,设盟约”,休息三天,同时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

地皇四年正月甲子,刘縯将全军分为六部,借助黑夜的掩护,分进合击,一举夺取官军的后勤基地,“尽获其辎重”。

第二天早晨,刘縯兄弟率兵自西南方向攻击甄阜军,下江兵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