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省刑法。再其次是偃武修文,不尚边功。
建武二十一年,西域鄯善。建武二十七年,功臣朗陵侯臧宫、扬虚侯马武上书:请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际发兵击灭之,立“万世刻石之功”。
东汉政权本是在豪强势力支持下建立起来的。
但豪强势力的发展,土地兼并的逐渐严重,既威胁皇权,也影响百姓生活,以及为了加强朝廷对全国垦田和劳动人手的控制,平均赋税徭役负担。
于建武十五年,下诏令各郡县丈量土地,核实户口,作为纠正垦田、人口和赋税的根据,又命考察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
诏下之后,遇到豪强势力的抵制。
光武下令将度田不实的河南尹张伋及其他诸郡太守十余人处死,表示要严厉追查下去。
结果引起各地豪强大姓的反抗,这对东汉王朝有着极大的威胁。
面对两种不同性质的反抗,光武帝采取镇压与安抚并用的手段,很快,贼便解散了。
另一方面,把捕到的作乱首领人物迁往他郡,赋田授廪,切断他们与原所在郡的联系,给了豪强地主严重的打击。
经过度田事件后,郡国大姓的抗衡平静下来,出现了“牛马放牧,邑门不闭”的大好局面。
度田也成为东汉朝廷的定制。
因各项政策措施地实行,为恢复发展社会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得垦田、人口都有大幅度的增加,从而为东汉前期八十年间国家强盛的“明章之治”奠定了物质基础。
建国后,在洛阳修建太学,设立五经博士,恢复西汉时期的十四博士之学。
还常到太学巡视和学生交谈。在他的提倡下,许多郡县都兴办学校,民间也出现很多私学。
光武继承了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传统,东汉建立后,即兴建太学,设置博士,各以家法传授诸经。
光武巡幸鲁地时,曾遣大司空祭祀孔子,后来又封孔子后裔孔志为褒成侯,用以表示尊孔崇儒。
特别是对儒家今文学派制造的谶纬迷信更是崇拜备至。
同时,光武鉴于西汉末年一些官僚、名士醉心利禄,依附王莽,乃表彰气节,对于王莽代汉时期隐居不仕的官僚、名士加以表彰、礼聘,表扬他们忠于汉室、不仕二姓的高风亮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