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伍部:粉饰太平 第21章 中庸之道

第伍部:粉饰太平 第21章 中庸之道

尽到礼数,怎么能说自轻呢?

建武五年,任光禄勋。光武帝刘秀上朝时,有时面露倦容,张湛经常指出他的过失。

张湛常骑白马,光武帝每次见到张湛,就说:“白马生又要进谏了。

建武七年,张湛因病请求退休,授光禄大夫,代替王丹为太子太傅。

建武十七年,光武帝废黜皇后郭圣通,张湛就推说病重不能上朝,授太中大夫,住在中东门馆舍,所以当时的人称他为中东门君。

光武帝多次慰问赏赐他。后来大司徒戴涉被杀,光武帝强令起用张湛来取代戴涉。

张湛来到朝堂,小便失禁,就自己陈述病情严重,不能再担任朝廷政务,光武帝也就只好作罢。

后来又过了几年,张湛死于家中。

自新末大乱到天下再次一统,历经近20年的时间,此间百姓伤亡惨重,战死和病饿而死者不计其数,到刘秀再次统一天下之后,天下人口是“十有二存”。

为了使饱经战乱的中原之地尽快的恢复和发展,建武二十七年,功臣朗陵侯臧宫、扬虚侯马武上书:请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际发兵击灭之,立“万世刻石之功”。

刘秀下诏,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

使得自西汉末年以来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沦为奴婢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使得战乱之后大量土地荒芜而人口又不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实行轻徭薄税,为减少贫民卖身为奴婢,经常发救济粮,减少租徭役,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

罢免贪官污吏,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光武帝还大力裁撤官吏,合并郡县,这样极大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到刘秀统治的末期,人口数量达到了两千多万,增长了一倍还多,经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历史上称其统治时期为光武中兴。

不过刘秀并未自满,后来又以日食为由要求百官上书言事时不得称自己为“圣”。

当时南阳郡新野县的阴丽华美貌庄重,刘秀早年就有“娶妻当得阴丽华”的愿望。

昆阳战后次年,刘秀乃如愿娶阴氏为正室。

婚后次年,刘秀为巩固与真定王刘扬的联盟,再娶刘扬甥郭圣通并以之为正室,亦宠之。郭氏与阴氏并为刘秀生下五子,及刘秀即位之初,并为贵人。

建武二年因阴氏族小辞后,郭氏因得立为皇后,其长子彊遂立为皇太子。

刘秀因此甚感有愧于阴氏,益加宠遇。至建武十七年,光武乃废郭氏,立阴氏为后。

建武十九年,刘秀又以阴氏长子东海王阳聪敏有君人之度,皇太子彊又上表辞位。乃废彊为东海王而以阳为皇太子。阳改名庄,即日后之汉明帝。

建武中元二年二月戊戌日,刘秀在南宫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岁。

遗诏说:我无益于百姓,后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务必俭省。

刺史、二千石长吏都不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城邑,不要派官员或通过驿传邮寄唁函吊唁。

刘秀死后不久,其子刘庄继位,于同年三月丁卯日,葬刘秀于原陵。

光武中兴或称建武盛世,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光武帝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

光武帝在位三十三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发展经济。

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对功臣赐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政。

排斥三公,加重原在皇帝左右掌管文书的尚书之权,全国政务经尚书台总揽于皇帝,在地方上废除掌握军队的都尉,遣散地方军队,废除更役制度,简政减吏,裁并400多县;

经济上解放生产力,曾颁布释放奴婢诏令,规定杀奴婢者不得减罪,炙灼奴婢者依法治罪,免被炙灼的奴婢为庶人,废除奴婢射伤人处极刑的法律。

恢复西汉较轻的田税制,实行三十税一。组织军队屯垦。

放免刑徒为庶民,用于边郡屯田。下令度田、检查户口,加强封建国家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

由于以上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刘秀谥号为光武,所以称此时期为光武中兴。

绿林、赤眉大起义推翻新莽政权后,很快又陷入了混战状态。

更始帝刘玄进入长安大封功臣,并醉心于皇帝的生活,整日饮酒作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