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伍部:粉饰太平 第21章 中庸之道

第伍部:粉饰太平 第21章 中庸之道

时,赤眉军另立刘盆子为帝,并整顿军队,加紧向长安进军。

当绿林、赤眉两支起义大军各立天子、相互混战之际,刘秀乘机壮大自己的势力,最终统一了中国,重建了汉室天下。

25年六月,刘秀称帝,沿用汉的国号,年号建武,称光武帝。

刘秀称帝后,基本控制了中原要地,但各地仍然处于分裂割据的局面。

光武帝根据形势,决定先集中力量消灭对中原威胁最大的关东武装势力,再挥师向西各个击破。

不久,攻克洛阳,并迁都洛阳,用了四年时间,就将关东地区各个割据势力全部铲除。

在平定关东割据势力的同时,在关中开始平定赤眉农民起义军。25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长安,推翻了更始政权。

建武二年,光武帝派邓禹在关中与赤眉军交战多次,大大削弱了赤眉军的力量,但汉军方面也损失很大。

于是光武帝又派善于治军、作战稳健的冯异率军前往支援。

公元27年2月,冯异在崤底做好埋伏,引诱赤眉军深入,然后发动突然袭击。

赤眉军阵脚大乱,80000多人被迫投降。

接着,光武帝亲率大军,在宜阳拦截折向东南的赤眉军,将其全部歼灭,赤眉军首领樊崇等10余万人投降。

至此,光武帝终于将持续战斗了10年多的赤眉农民起义军镇压,取得了关中地区,于是开始了下一步的战略:西图陇、蜀,统一全国。光武帝根据形势,制定了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

到公元36年底,光武帝彻底平定巴蜀,取得了统一战争的最后胜利。

光武帝完成了统一大业,恢复了汉室的统治。

由于连年征战,使光武帝对战争产生了厌恶之心,而且他也深知天下百姓久遭战祸,财物耗尽,天下太平是众心所向。

因此,在陇中蜀地平定之后,光武帝决定致力于发展社会经济,安抚周边少数民族。

光武帝以优待功臣贵戚为名,赐以爵位田宅,高官厚禄,而摘除其军政大权。

光武鉴于西汉前期三公权重,权柄下移,虽设三公之位,而把一切行政大权归之于设在中朝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尚书台。

到了东汉后期,有权势的大臣多加“录尚书事“的职衔,从而权柄再度下移,尚书台又蜕变为权臣专政的工具。

光武帝认为“天地之性为人贵。“

新莽末年,群雄并起,光武帝能使天下归心,他的人为贵思想起了不小作用。他不妄杀生灵。

23年,他奉刘玄之命,持节行巡河北,进至邯郸时,故赵缪王的儿子刘林劝光武帝说:赤眉军正在河东地区,只要决开黄河大堤放水淹灌,百万之众的赤眉军就可成为水中之鱼。

光武帝没有同意,保全了百万生灵。他善待降卒。

23年秋,光武帝军大破铜马军之后,光武帝非但没有杀投降的铜马军的一兵一卒,反倒封他们的首领为列侯。

投降的人还是不放心,光武帝就命令他们各自回本营统领军队,而自己轻装简从巡行各部阵地。

投降的人互相交谈:“萧王待人以诚推心置腹,我们哪能不以死效力呢!“

从此都心悦诚服了。

光武帝把投降的士兵全部配给各个将领,于是部众多达几十万,所以关西一带称光武帝为“铜马帝“。

他不计私怨,崇尚“人道“。

更始帝刘玄曾亲自下令杀死了光武帝的大哥刘演,其仇可谓大矣。

可当更始帝兵败逃亡之时,他却颁布了一道令常人无法理解的诏书,诏告天下说:更始兵败弃城逃走,妻子儿女衣不遮体,游离失所在路途。

朕很怜悯他们。现封更始为淮阳王。

吏民如有敢伤害他的,罪过如同大逆。

后来,刘玄被赤眉军将领谢禄绞杀。

光武帝听了很悲伤,诏大司徒邓禹葬之于霸陵,同时将刘玄的三个儿子均封为侯。

建武六年光武帝下诏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合并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

于是“条奏并有四百余县,吏职省减,十置其一“。

同时,废除西汉时的地方兵制,撤销内地各郡的地方兵,裁撤郡都尉之职,也取消了郡内每年征兵训练时的都试,地方防务改由招募而来的职业军队担任。

但是,到了东汉后期,州牧刺史逐渐权重,兼有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