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王莽末年,不少奴婢、刑徒参加起义;
同时在一些割据势力的军队中也有不少的奴婢、刑徒。
光武在重建刘汉封建政权中,为了瓦解敌军、壮大自己的力量,也为了安定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曾多次下诏释放奴婢,并规定凡虐待杀伤奴婢者皆处罪。
还有,还规定不许任意杀伤奴婢以及废除“奴婢射伤人弃市律“,说明奴婢的身份地位较之过去有所提高。
同时,在省减刑罚的诏令中,还曾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实行度田政策。东汉政权本是在豪强势力支持下建立起来的。
但豪强势力的发展,土地兼并的逐渐严重,既威胁皇权,也影响百姓生活,以及为了加强朝廷对全国垦田和劳动人手的控制,平均赋税徭役负担。
就是令各郡县丈量土地,核实户口,作为纠正垦田、人口和赋税的根据。
诏下之后,遇到豪强势力的抵制。
光武下令将度田不实的河南尹张伋及其他诸郡太守十余人处死,表示要严厉追查下去。
结果引起各地豪强大姓的反抗,有的地区甚而爆发武装叛乱,“青、徐、幽、冀四州尤甚“,“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予东汉王朝以极大威胁。
面对两种不同性质的反抗,光武帝采取镇压与安抚并用的手段,一方面“遣使者下郡国,听群盗自相纠拖,五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很快,贼便解散了。
另一方面,把捕到的作乱首领人物迁往他郡“赋田授廪“,切断他们与原所在郡的联系,给了豪强地主严重的打击。
经过度田事件后,郡国大姓的抗衡平静下来,出现了“牛马放牧,邑门不闭“的大好局面。
度田也成为东汉朝廷的定制。
光武帝极为重视图书文化建设和皇家藏书的收藏。
王莽末,典籍被焚,鉴于西汉官府藏书散佚,而民间藏书颇多,他每至一地,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遗漏。
他下旨天下,广为收集。先是四方学士,多怀挟图籍,遁逃林籔。自此而后,鸿生矩儒,莫不抱负典策图籍,芸汇京师。
数十年间,朝廷各藏书阁,旧典新籍,叠积盈宇,汗牛充栋。
如“石室“、“兰台“、“仁寿阁“、“东观“等多处,藏书的规模和数量超过了西汉。
迁还洛阳时,其经牒秘书,载乘2000余辆。奠定了东汉国家藏书的基础。
光武继承了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传统,东汉建立后,即兴建太学,设置博士,各以家法传授诸经。
光武巡幸鲁地时,曾遣大司空祭祀孔子,后来又封孔子后裔孔志为褒成侯,用以表示尊孔崇儒。
特别是对儒家今文学派制造的谶纬迷信更是崇拜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