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伍部:粉饰太平 第33章 夜梦金人

第伍部:粉饰太平 第33章 夜梦金人

皇族和外戚中有谁犯法,汉明帝更是毫不留情。

附马梁松,曾陷害过马援,后又为非作歹,干预政事,汉明帝把他处死。

公元70年,楚王刘英被告结交方士,作符瑞图书,阴谋作乱。

汉明帝即派人调查,废了刘英的爵位,刘英被迫自杀。

第二年,汉明帝继续查办那些跟刘英谋反有嫌疑的人,被处死或被迁徒的外戚、诸侯、豪强、官吏就有一千多人,系狱的还有几千人。

汉明帝即位第二年,即公元60年,立马援的女儿马贵人为皇后。立贾氏生的皇子刘炟为太子,由马皇后抚养。

马皇后谦虚谨慎,节俭朴素,她常穿粗布衣服,裙子也不绲边。

马皇后还喜欢读书,经常研究《易经》《春秋》《楚辞》和董仲舒的著作,汉明帝也很佩服她的学问。

但是,马皇后和阴丽华一样,都没有干预朝政,更没有发展外戚势力,所以当时宫廷的风气比较好。

马皇后被后世称为汉室贤后。

公元64年,阴太后去世了。

汉明帝十分怀念他的母亲,常常夜里做梦。有一次梦到一个头顶发光的金人。

第二天,汉明帝把这梦告诉大臣,博士傅毅说:“天竺有神称为佛,据说就是头顶发光的。”

于是,汉明帝就派郎中蔡愔和博士秦景往天竺去求佛。天竺也叫身毒,就是现在的印度,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降生之地。

蔡愔和秦景经过千山万水,历尽艰险,终于到了天竺国。

他们在天竺住了一段时期,学会了一点当地的语言和文字,也初步了解了佛教的道理。

后来,他们带着两位沙门(高级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一幅佛像和四十章佛经回到中国。

他们用一匹白马驮着佛经,到了洛阳,在东门外的鸿胪寺里受到欢迎。

汉明帝吩咐把佛像供在鸿胪寺内,由两位沙门主持。那匹白马也养在里面,鸿胪寺改称白马寺。

汉明帝和王公大臣以及老百姓既听不懂佛经,也不相信佛教。但是佛教自此便传入了中国,渐渐也就成了中国的一大宗教。

汉明帝即位后,派人去周边少数民族进行慰问,缓解了汉朝因为王莽暴政而和少数民族变得恶劣的关系。

他还在全国上下大力提倡学习儒家思想,并加强中央集权,严厉禁止后宫嫔妃的族人参与朝政,对那些有突出功绩或者身份高贵的大臣贵族们也加强了防范。

对待违法犯罪之人,汉明帝绝不手软。

汉明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很尊崇儒家学术,他的老师也是儒家学派的著名学者桓荣。

明帝天资聪慧,很快就学有所成,登基后,他常常在中央最高学府——太学里讲经,很得学生们的喜爱,不管提出什么难以解答的问题,明帝都能一一详细讲解。

有一天晚上,汉明帝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梦里面有一个浑身发着金色光芒的人,盘腿坐在半空中,头顶上还有一圈白光,整个人摇摇晃晃地在空中飘荡。

忽然间,这个浮在半空中的人用手指着西方,接着便快速地朝西边的方向飞走了。

汉明帝醒来后,怎么也想不通梦的含义,于是他在上朝时把这个梦讲给众大臣听,希望有人能解答出来。

大臣们听完之后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妄加评论。

这个时候,一个名叫傅毅的大臣说:“听说西方有一个国家,信奉一个叫佛的神明,陛下梦里的人手指着西方,又朝西方飞去,很可能就是佛。”

汉明帝顿时来了精神,连忙命傅毅详细介绍那个国家的情况。傅毅便一五一十说了起来。

原来那个国家名叫身毒,也叫天竺,西汉时期就和中原有来往。

骠骑将军霍去病讨伐匈奴时去过休屠国,从休屠王的宫殿里带回来一尊金像,听休屠国人说,那尊金像是从天竺国传过来的,休屠王很重视,把它供奉在宫殿里。

武帝得到后曾细细观摩过,那尊金像的模样和汉明帝梦中的人很相似。

只可惜这尊金像在战乱中不知去向。

汉明帝听完之后,决定派人去天竺国看一看。

于是,郎中蔡愔和秦景带着大批财物,领着一队人马,带着汉明帝的托付出使天竺。

蔡愔和秦景一路向西前行,在大月氏国停留的时候,他们正巧碰到了从天竺国来的两位高僧。

蔡愔和秦景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