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派司马张恺等率三千人上东山。
羌人发觉,向田晏等进攻,分别遮堵汲水道。
段颎自己率步兵、骑兵进击水上。
羌人退走,段颎于是与张恺等挟东西山,挥兵进击,羌人大败并溃散。
段颎追至谷上下门穷山深谷之中,处处击破。
斩其主帅以下一万九千人,获牛马骡驴毡裘庐帐什物不可胜数。
冯禅所招降的四千人,分别安置在安定、汉阳、陇西三郡,至此东羌全部平定。
段颎自出征来共一百八十战,斩敌首三万八千六百余级,获牛马羊骡驴骆驼四十二万七千五百余头,用费四十四亿,军士战死四百余人。
朝廷改封段颎新丰县侯,食邑万户。
段颎行军以仁爱为本,士卒有疾病,总是亲自慰问、裹伤。
在边境十多年,没有睡过一晚好觉,与将士同甘共苦,所以军士都愿为他死战。
建宁三年春天,朝廷召段颎还京师,并带秦、胡步兵骑兵五万多人和汗血千里马,俘虏万余人。
灵帝派大鸿胪持节在镐迎接慰劳。
部队到达后,灵帝任命段颎为侍中,调任执金吾、河南尹。
后来,因为有盗贼挖掘了冯贵人的墓冢,段颎于是获罪被降为谏议大夫,再升任司隶校尉。
段颎依附宦官,所以能够保住富贵,又与中常侍王甫等结为党羽,冤杀了中常侍郑飒、董腾等人,因而增邑四千户,加上从前的共一万四千户。
在位一月多,因发生日食而上奏弹劾自己,有关部门上奏检举,诏命收其太尉印绶,并送廷尉受审。
当时,司隶校尉阳球上奏诛杀王甫,牵连到段颎,于是就在狱中诘问责斥他,段颎于是服鸩自杀,家属也被流放边境。
后中常侍吕强上疏,追诉段颎的功绩,灵帝才下诏将段颎的妻子儿女归还本郡。
段颎戍边征战十余年,平定公孙举叛乱。
他与羌人作战先后达一百八十次,斩杀近四万人,最终平定西羌,并击灭东羌。
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太尉新丰侯段颎“。
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段颎。
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及明代成书的《广名将传》中,段颎亦位列其中。
由于汉顺帝刘保的皇位是靠宦官得来的,所以将大权交给宦官。
后来宦官又与外戚梁氏勾结,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梁氏专权。
就是这样的皇帝还为姑母阴城公主报仇,很多人都为驸马感到悲伤。
阴城公主,是汉朝公主,本名刘贤得(也作坚得)。在汉安帝的十来年中,班勇的身子比较硬朗,公主也还算规矩。
虽然在家中难免对丈夫呼来喝去,可是彼此还算尊重。
等到汉安帝去世之后,汉顺帝即位,阴城公主就有些不安分了。
张奂,字然明,甘肃省安西县人。东汉时期名将、学者。祖籍敦煌渊泉,其父张惇曾任汉阳太守。
张奂在少年时游学三辅,师从太尉朱宠,研习《欧阳尚书》。张奂认为《牟氏章句》重复的话较多,于是自行删改,从四五十万字减为九万字。
后来,张奂受大将军梁冀征辟,他于是将删减过的《牟氏章句》上奏给汉桓帝,桓帝下诏交给东观。不久因病离职,又被举为贤良,策试得第一名,被擢拜为议郎。
后来,张奂被调任为安定属国都尉,安定属国都尉的驻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
张奂到职不久,南匈奴统治者左薁鞬台耆与且渠伯德等七千余人起兵反汉,进攻南匈奴伊陵尸逐不单于居车儿的单于庭美稷,东羌也出兵响应,进攻张奂的驻地。
此时,张奂营垒中只有二百多人。
张奂听到叛军进攻的消息后,便马上带领军士出击。
当时,一些军吏认为力不敌众,叩头阻止,张奂不听,便率兵进屯长城。
这时,他一面收集兵士;一面派遣将领王卫招降东羌。
汉军很快占据了龟兹,断绝了南匈奴与东羌的交通,诸豪相继率众降张奂,同汉军共同攻打薁鞬等所率的南匈奴叛军,不断取得胜利。
且渠伯德十分惶恐,便率众向张奂投降,这样安定郡内的各族人民又获得安宁的和平生活。
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