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陆部:帝国飘摇 第19章 最后的摊牌

第陆部:帝国飘摇 第19章 最后的摊牌

光和元年,灵帝设置鸿都门学,在其中画有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像。

下诏州郡三公推举征召诸生。有的出任刺史、太守,有的入朝任尚书、侍中,有的竟封侯赐爵,士人们都认为与他们在一起是可耻的。

当时,妖异的现象常有发生,人人惊恐。

七月,灵帝下诏召蔡邕与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华、太史令单飏至金商门,入崇德殿,让中常侍曹节、王甫问他们关于灾异及消除变故所应当采取的办法,蔡邕用心答复。

灵帝又特诏询问蔡邕:“近来灾异变故的发生,不知是什么罪咎引起的。

朝廷焦急,朕心里也害怕。

访问群公卿士,想听到一些忠言,他们都守口如瓶,不肯尽心。

因为你经学功底深厚,所以朕特地问你,你应该阐明得失,指出为政的要点,不要唯唯否否,或者怀疑恐惧。

全按经述对答,为了保密,要用皂囊封上。

蔡邕于是上奏认为妇人、宦官干预政事,是怪异发生的原因之一,并弹劾太尉张颢、光禄勋玮璋、长水校尉赵玹、屯骑校尉盖升等人贪赃枉法,又举荐廷尉郭禧、光禄大夫桥玄、前任太尉刘宠,认为可以向他们咨议朝政。

灵帝在看了奏章后很是叹息,在起身如厕时,奏章被曹节在后偷看,就向左右的人泄露了全部内容,致使事情泄漏。

蔡邕奏章上认为应该废黜的人,都非常恨他,企图打击报复。

之前,蔡邕与司徒刘郃不和,蔡邕的叔父卫尉蔡质,又与将作大匠阳球关系不好,阳球是中常侍程璜的女婿。

程璜让人写匿名诬告蔡邕、蔡质几次因私事请托于刘郃,刘郃没有答应,蔡邕于是怀恨在心。

决心要陷害蔡邕,灵帝因此下诏给尚书,召蔡邕质问。

蔡邕上疏为自己辩白,但他与蔡质还是被送入洛阳狱,有关部门认为应该将二人弃市。

中常侍吕强怜悯蔡邕无辜,于是替他向灵帝求情,灵帝也想起了蔡邕之前奏章的话,于是下诏将他免死,与家属被流放至朔方郡,不得因赦令而免罪。

阳球打发刺客刺杀蔡邕,刺客被蔡邕的正义感动,不为阳球所用。

阳球又贿赂有关官员毒害蔡邕,受赂的人反而把消息告诉了蔡邕,要他提高警惕。

蔡邕因此平安无事,居住在五原安阳县。

蔡邕之前在东观时,与卢植、韩说等修撰《东观汉记》,正遭流放,所以没有来得及写成。

灵帝爱怜蔡邕的才高,正好在第二年大赦,于是赦免蔡邕,准许他返回原籍,蔡邕自从放逐到被赦免,历时九个月。

蔡邕正准备启程回郡的时候,五原太守王智为他送行。

酒喝足后,王智起舞劝蔡邕,蔡邕不理他。

王智是中常侍王甫的弟弟,本来很骄贵,丢了面子为宾客所嘲笑,就破口骂蔡邕说:“罪犯也敢轻侮我!“

蔡邕振衣而去。王智非常恨他,于是密告蔡邕心放怀怨,诽谤朝廷。灵帝宠幸的人也都诬陷他,蔡邕害怕无法幸免,于是逃命江海,远走吴会之地,往来依靠泰山羊氏,在吴地共待了十二年。

中平六年,灵帝去世,董卓任司空,专擅朝政,听说蔡邕的名气,于是征召他,蔡邕推说有病不能去。

董卓大怒,骂道:“我有灭人三族的权力,蔡邕就算骄傲,也是不过转足之间的事而已。“

又急令州郡征召蔡邕到府。

蔡邕不得已只好应命,被任命为代理祭酒,很受董卓敬重。

又被举为高第,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三天之内,遍历三台。

又升任巴郡太守,被留任侍中。

初平元年,蔡邕被拜为左中郎将,随汉献帝迁都长安,被封为高阳乡侯。

董卓的宾客部属想让朝廷尊崇董卓与太公相比,称尚父。

董卓询问蔡邕的意见,蔡邕说:“太公辅周,奉命灭商,所以特号为太公。现在您的威德虽高,但相比尚父,我以为还不行。等到关东平定,陛下返还旧京,然后再讨论此事。“

董卓听了他的话。

初平二年六月,发生地震,董卓为此询问蔡邕。

蔡邕对他说:地动,是阴盛侵阳,臣下不遵守国家制度引起的。

前春天郊祀,公奉车驾,乘金华青盖,爪画两箱,远近都认为不合适。

董卓于是改乘皂盖车。

董卓看重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