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柒部:大结局 第12章 算账

第柒部:大结局 第12章 算账

次引军前来追赶,双方再一次大战,杨奉与韩暹等战败,百官又一次惨遭大规模的杀戮,从东涧开始四十里当中攻杀连续不断,献帝的车驾艰难到达陕县,趁夜渡过了黄河。

经河东郡大阳县时,河内郡太守张杨也加入了护卫车驾的行列。

行至安邑县,献帝派遣太仆韩融至弘农郡向李傕、郭汜等求和,局势得以缓和。

在护送献帝期间,韩暹与杨奉、董承、张杨因相互间意见对立而变得不和。

建安元年二月,韩暹领兵进攻董承,董承走归张杨。

七月,献帝的车驾终于辗转进入洛阳,杨奉和张杨出屯护卫洛阳,韩暹和董承则留在京中守卫皇宫。

八月,韩暹被汉献帝拜为大将军、司隶校尉,并得以假节钺。

此后,韩暹居功自傲、为所欲为、扰乱朝政,董承忧虑之下秘召兖州牧曹操勤王。

曹操于是入朝进贡,趁机奏报韩暹、张杨的罪过。

韩暹惊惧,单骑投奔屯兵于梁县的杨奉,但献帝念及韩暹护卫的功劳,并没有追究韩暹的过错。

九月,献帝在曹操护卫下前往许县,韩暹随杨奉自梁县出兵想要劫回献帝,但没能赶上献帝的车驾。

杨奉与韩暹于是引军到颍川郡的定陵县劫掠骚扰,曹操不予理睬。

十月,曹操出其不意突然攻击杨奉、韩暹位于梁县的军营,杨奉、韩暹失去立足之地,向东投奔袁术。

建安二年春,袁术自称天子,派韩胤为使节,向盘踞徐州的吕布转达即将称帝的事情,同时想和吕布结成亲家。

吕布听取沛相陈珪的意见,拒绝亲事,并将韩胤交给了曹操。

袁术听闻大怒,便派手下大将张勋、桥蕤等人同韩暹、杨奉合兵,率领步骑数万,分七路进攻吕布。

陈珪建议拉拢杨奉与韩暹,吕布于是写信表明联合之意愿,又答应打败袁术之后,将军中钱粮全部赠与。

韩暹、杨奉大为高兴,决定联合吕布,在下邳攻打张勋等人,袁术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此后韩暹伙同杨奉在徐州、扬州一带抄略为寇,并在吕布授意下前往抢掠刘备军的军资。

不料杨奉被刘备诱杀,韩暹恐惧,想要逃亡并州,在途中被杼秋县屯帅张宣所杀。

荀攸,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东汉末年谋士。

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

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

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

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

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

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

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建安十九年,荀攸在曹操伐吴途中去世。

荀攸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

他生前设奇策共十二计,只有钟繇知道。

钟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后世不得而知。另著有《魏官仪》,今已佚。

荀攸出身于士族家庭,父亲荀彝,任州从事之职。荀攸从小失去父母。

祖父荀昙是广陵太守。

荀攸十三岁的时候,他的祖父荀昙去世,过去荀昙手下一个叫张权的官吏,主动找来要求为荀昙守墓。

荀攸对叔父荀衢说:“这个人脸上的神色反常,我猜他是做了什么奸猾的事情!”

荀衢趁着晚上睡觉的时候趁机盘问,果然张权是因杀了人,逃亡在外,想以守墓隐藏自身。从此人们对荀攸另眼相待。

中平六年,大将军何进秉政,征海内名士荀攸等二十余人。荀攸抵达洛阳后,拜黄门侍郎。

中平六年,董卓之乱,关东兵起,董卓迁都长安。

荀攸与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人商议说:“董卓无道,天下人都怨恨他,虽然他聚集了不少精兵,但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勇夫而已。我们应该刺杀他以谢百姓,然后借皇帝的诏令来号令天下,这是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王之举。”

事未成就被人发觉,收何颙、荀攸入狱,何颙忧惧自杀,荀攸言语饮食自若,恰好碰上董卓被杀而得以免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