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柒部:大结局 第16章 季汉:最后的光芒

第柒部:大结局 第16章 季汉:最后的光芒

情。

兴平二年(195年),孙策击败刘繇;刘繇奔往丹徒,又打算前往会稽郡,许劭对刘繇说:“会稽郡富裕殷实。是孙策所贪图的地方,且偏僻又在海边,不可前往。不如豫章郡,北可与豫州联通,西又与荆州接壤。如果在此地收合吏民,遣使向朝廷贡献,并与兖州的曹操互通信息。虽然有袁公路隔在中间,但他就是只豺狼,终究不能长久。足下接受王命,曹操、刘表必定会伸出援手。”

刘繇听从许劭的建议,于是溯江南下,保守豫章,屯驻彭泽县。

之后,刘繇派笮融帮助豫章太守朱皓讨伐军阀任命的太守诸葛玄,许劭对刘繇说:“笮融出军,不顾名义。朱文明喜欢以诚待人,要让他严密提防笮融。”

果如许劭所言,笮融到豫章后,用欺诈的手段杀死朱皓,之后领豫章郡事。

同年,许劭在豫章去世,时年四十六岁。

荀悦少年丧父,十二岁时,能够解说《春秋》,由于家穷没有书籍,他往往去别人家借书看,篇章书牍,过目大多能够背诵。

荀悦性情沉着好静,长相漂亮,特别爱好著书立说。

汉灵帝时,宦官用权,读书人一般不出来做官,退身穷处,荀悦于是托病隐居,当时世人不知其才,只有他的堂弟荀彧特别称赞他,敬重他。

荀悦最先被推举在镇东将军曹操手下为官,后升黄门侍郎。

汉献帝爱好文学,荀悦与荀彧及少府孔融侍讲宫中,早晚谈论。累升秘书监、侍中。

当时,政权移于曹操手中,献帝不问政治,大权旁落,不过空在其位罢了。

荀悦有志诤言进谏,但所谋汉献帝不用,于是作《申鉴》五篇。所议论通达为政的体要。

书写成之后,上奏献帝。汉献帝看后觉得写得很好。

孙策在江都时,张纮正为母守丧。孙策多次拜谒张纮,向他请教世务,说道:“方今汉祚中道衰微,天下扰攘,英雄俊杰各拥聚部众、谋求私利,没有人能够扶危济乱。孙坚与袁氏共同击破董卓,功业未遂,便为黄祖所害。我孙策虽然暗弱年幼,却也暗怀微志,想从袁扬州(袁术)那里求回先君的旧部,然后去丹阳找舅父(吴景),再收合流散的百姓,东据吴会,报仇雪耻,作为朝廷外藩。您以为如何?”

张纮说:“我素来拙劣无才,又大丧在身,实在不能支持您的大略。”

孙策说:“您的高名远播,远近怀归。今日事计,取决于您,您何不劳神一言启发,以副高山之望?倘若孙策微志得展,血仇得报,那都是您的功劳,也是我心之所望!”

说罢,涕泣横流,而神情不变。

张纮见孙策忠直之志发于内心,辞语慷慨,十分感动,于是回答孙策:“当年周朝衰落,齐桓公、晋文公相继兴起,平定内乱,安定了周王室。现在您继承先侯之志,又有骁武之名,如果投奔丹阳,再收兵于吴会,则可以占有荆、扬二州,也能报得家仇。然后占据长江之险,奋威德,诛除群秽,匡辅汉室,功业不亚于齐桓、晋文,岂止做个外藩呢?如今世乱多难,如果您功成事立,我定与同好一同南下帮助您。”

孙策说:“我与您同符合契,同有永固之分,今日我便出发,将老母、弱弟托付给您,我不再有后顾之忧了。”

孙策创建基业时,张纮前往投靠。

孙策表为正议校尉,跟随孙策征伐丹杨。孙策亲临战斗前线,张纮劝谏说:“主将是筹谋划策的角色,三军命运全依托于他,不可轻率行动,亲身与区区小寇对阵相斗。希望您能珍重上天授予您的才干,符合四海之望,不要让全国上下为您的安危而担心受吓。”

当时,张纮与张昭并为参谋,孙策常令一人居守,一人跟随征伐。

后来,吕布偷袭攻取徐州,趁机担任徐州牧,不想让张纮跟着孙策做事,就追举张纮为茂才,传送文书征召张纮。张纮内心讨厌吕布,认为屈身做吕布的属下是很耻辱的事情。

孙策也十分看重珍惜张纮,想要用他来辅佐自己,便写答记表示自己不让张纮去。说:“海中出产明珠,所存在的地方才当作是宝物。楚国有人才,晋国可以任用。英武伟岸的君子,被所结交的人珍爱,为什么一定要从本州搜寻人才呢?”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僭号,孙策令张纮代笔,写信责备袁术,与之断绝。

建安四年,孙策派张纮奉奏章前往许都。

张纮到许都后,与在朝公卿及知旧讲述孙策才略绝异,平定三郡如风行草偃,又忠敬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