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柒部:大结局 第24章 政客

第柒部:大结局 第24章 政客

免除他们的徭役,鼓励他们好好劳动,好好生活。

在农业生产方面,杜畿督促百姓,努力耕织,多养牛马。

就连养鸡养猪养狗这些小事,杜畿都非常关心,定有章程。

河东郡的经济很快就搞上去了,百姓们辛勤务农,丰衣足食,官府也积蓄了大量的粮草。

解决了吃饭问题,杜畿又开始提倡教育。

因为处在乱世,军事不可不讲,他就在冬天农闲时,召集青壮年男子搞军训。

另外又开设学校,亲自担任教授,传授儒家经典,在全郡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社会风气有了很大的转变。

河东有一位名儒叫乐详,曾经协助杜畿搞教育。

后来,杜畿把乐详推荐到朝廷,担任博士。许多年后,河东郡的儒士特别多,人们认为,这都是杜畿教化的结果。

关西的韩遂、马超作乱时,附近的弘农、冯翊各郡县都有归附行为。

而河东郡与韩遂马超的地盘相邻,百姓却没有异心,仍然安居乐业。

曹操驻军蒲坂,与敌军相持多日,军粮全由河东一郡供应。

等曹操削平叛乱,得胜班师时,河东郡积蓄的粮食还剩余二十多万斛。

曹操非常激动,下令表彰杜畿。

曹操征汉中张鲁时,从河东调发五千名民夫运粮,民夫在路上自相劝勉:“人总免不了一死,可不能辜负了我们府君!”

在千里运粮、艰苦转战中,五千名民夫没有一人逃亡。

后来,曹操表彰道:“过去萧何平定关中,寇恂平定河内,您也有他们那样的功劳,即将授予您纳言的职位。但是又考虑到河东郡是我的股肱要地、充实储备的所在,占据那里就足能控制全国,所以还要麻烦您去那里坐镇。”

当时,杜畿不仅爱民如子,为政有道,而且不避权贵,品德高尚。

平虏将军刘勋是曹操的亲信,朝廷大员没有人不怕他、不趋奉他的。

刘勋知道河东富足,又盛产大枣,就写信叫杜畿给他送些枣子,杜畿再回信中婉言拒绝。

后来,刘勋谋反被诛,家也被抄了,曹操看到了杜畿给刘勋的回信,感叹道:“杜畿可谓‘不媚于灶’者也。”

魏国曾经下令,要求各郡征集寡妇,分派到妇女少的地区,婚配生育。

各郡的太守们,为了在皇帝面前表现政绩,就想尽量多地征集本地寡妇。

有些寡妇已经再婚了,他们也要把人家拆散。

一时间,妇女们背井离乡,怨声载道。

杜畿在河东,也必须遵守朝廷的法令,但他只征集那些真正的寡妇,所以每年都送得很少。

后来,杜畿升官到朝廷,赵俨继任河东太守,送的寡妇一下子就多了起来,魏文帝曹丕责问杜畿:“以前你送得那么少,我还以为河东没有寡妇。现在为什么又多了起来?”

杜畿正颜厉色回答道:“我以前征集的寡妇,都是死人妻。现在赵俨征集的,都是活人妻!”

曹丕和周围的人一听,脸色都变了。

一世清名杜畿在河东郡,共当了十六年太守,史书评价其政绩为“常为天下最”。

曹操被封为魏王后,曾经任命杜畿为尚书,但因为河东郡位置重要,仍然命杜畿回任河东太守。

曹丕继任魏王后,给杜畿赐爵关内侯,又拜为尚书。

曹丕称帝后,杜畿进封为丰乐亭侯,邑百户,任司隶校尉,后来又升为尚书仆射。

曹丕出征时,杜畿常留守京师,算是曹魏的重臣了。

有一年,曹丕命令杜畿监造御楼船。

造成之后,杜畿亲自到陶河试船,不幸遇到风暴,溺水而亡,时年六十二岁。

曹丕非常悲伤,在诏书中写道:“夏朝的水官冥勤劳地工作而死在水中,后稷勤劳地播种百谷而死在山上;已故的尚书仆射杜畿,在孟津试航,以至翻船沉没,这是忠心的极致,朕实在为他痛惜。”

称赞杜畿和古代的名臣冥、稷一样光荣殉职。

赵俨,东汉末年颍川“四大名士”之一,三国时期魏国名臣。

建安二年,投靠大将军曹操之后,起家朗陵县令。

赵俨自小熟读经史,养成了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和精明练达的性格。

年届弱冠,就称誉乡里。与阳翟辛毗、许昌陈群、定陵杜袭并称颍川四大名士。

当时的各路群雄,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竞相招揽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