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汴夏 > 第十五章 蓄势,待发(一)

第十五章 蓄势,待发(一)

正是耿延禄主仆而二人。

只听仆人口中嘟嘟囔囔道:“公子,今晚便选个高雅的地方吧?”

然后缩着头,朝遇仙楼指了指。

耿延禄听了之后,屈中指在他后脑勺上弹了一记:“狗奴才,瞧你那品味……这遇仙楼的雏儿,哪里比得上窑子里的姐儿?一个个文绉绉的,怎么如窑子里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来得舒坦?跟了少爷我这么久,这点门道还不懂?竖子不可教也。别废话!少爷我今天这泡火憋着呢。快走,狗才。”

仆人只好委屈地把头又往领子里缩了半截,不情不愿地跟在耿延禄身后。

二人哪里看得见赵榛?从遇仙楼天桥下直接穿过去,想是奔哪个窑子去了。

赵榛心中也有事,没空顾着这两个小人,于是在门口招了个马车,与董策一起将朱大泰扶上车,出保康门直奔城东,到了平阳郡王府附近下了车。

王府周围聚集着难民。

赵榛、董策左右架着朱大泰,挤入人群中,一会儿便不见了踪影。

三人从后院的一侧小门进了王府。

进到府中,赵榛挥手让董策、朱大泰退下,然后独自一人到后殿换了衣裳,坐了一会。

由于午后这一席酒吃到较晚,赵榛屏退晚膳。

小太监已将信王的印章敕书送到案头,赵榛把玩了片刻,想了想,道:“让刘教授火速来见本王。”

小太监领命而去,一盏茶功夫后,领着刘心隐进到殿内。

赵榛也不和刘心隐客气,将朝堂上确定十一月初五出行一应事宜,和他大略交代清楚。

然后单手托起印信,冲刘心隐笑着说:“看!朝堂回来,我便官升一级,是信王了。”

刘心隐贺道:“殿下未及束冠便封为亲王,可喜可贺。”

赵榛舌头砸了一声,不以为然:“嗨,刘教授又非不清楚官家凭何封我亲王?若非金人需要亲王出使,而康王又擅自回来了,官家会这么爽快地给我升官?会舍得放我出去?”

其实金军要求大宋亲王出使金营,不过是想将赵家宗室扣为人质。

出使不过是出质。

刘心隐心中一本明账,当即笑着劝道:“还是信王的名头大,殿下姑且应承下来就是了!”

赵榛又把敕书拿出来,递给刘心隐:“倒是从官家那里讨了个有用的。”

刘心隐把敕书展开,略略看了一下,大喜道:“如此甚好!殿下此举实在是一记妙招!有了官家的诏书,行事必将方便多了,沿途一应要求,师出有名。”

赵榛自然有些得意:“这就叫待价而沽,等价交换。”

两人又随意聊了几句,赵榛转到正题,问道:“府中的田亩土地处置得怎么样了?”

刘心隐照实禀道:“遵照殿下安排,王府田地大部已经典给益王、祁王、茂德帝姬和淑德帝姬,不过交付的多是钱引。”

此时宋朝开始发行钱引代替交子,按朝廷说法,钱引属于实钱的代替之物,官府见引兑付,算是大宋朝廷发行的本票吧。

赵榛点头道:“收了钱引也好,方便携带。哦,我这几位兄姐问什么没有?”

赵榛的生母刘皇后生前系贵妃,生了一奶同胞六个孩子。

大哥益王赵棫,二姐茂德帝姬赵福金,三姐安淑帝姬,四哥祁王赵模,五姐淑德帝姬赵芙金,赵榛排在行末,三姐自小夭折没有名字。

刘皇后在赵榛两岁时撒手人寰,死后才被宋徽宗追封为皇后。

赵榛虽有皇家供养,但实则是姨娘刘氏抚养长大,可惜姨娘在两年前业已过世……

这些都发生在赵榛穿越之前,只能凭他脑中仅有的记忆零星记得些。有些事又发生在小王爷年幼之时,所以此时的赵榛亦记得不甚清楚。且赵榛系穿越而来,由于时空错乱,有些史实也可能张冠李戴,不好全部作数。

再说到赵榛方才提的典当王府土地之事。

既要出城,而府中的不动产带走不了,赵榛索性变卖了拉倒,以充作未来起事的资本。

但他作为宗室王爷,想把名下的土地变卖出去,谈何容易?如果大张旗鼓,定会掀起轩然大波。

赵榛思来想去,觉得找胞兄胞姐安全一些,于是让刘心隐找自己的亲兄姐去。

刘心隐接着赵榛的问题,回道:“按殿下的嘱咐,我都以殿下要兴建府邸、买山开矿、捐资助学、安置难民这些由头回了。各位王爷帝姬没有深问,过程倒是顺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