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汴夏 > 第十五章 蓄势,待发(一)

第十五章 蓄势,待发(一)

赵榛见没引起惊动,很是满意:“哦,那些话你和他们说了吗?我这些哥哥姐姐能否理会我们一番苦心?”

史实中,赵榛与自己的亲兄姐都被金兵俘虏,随赵桓、赵佶一起被押到北国,命运十分悲惨。

在名分上,他们与赵榛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加上赵榛记忆里还保留着一些感情,于是赵榛忍不住让刘心隐适时提点一下,隐晦地提一提当前的形势,找些话术,将这几位兄姐诓出汴京一段时间。

等汴京被围,他们看清楚天下形势,便知如何了。

刘心隐摇了摇头:“提倒是提了。但是王爷们只说没有官家旨意,宗室不能随意离开京城。帝姬们也是很有主见的主,不愿离京。”

赵榛就不再多说,只暗自叹息。

刘心隐见状,又将一本账簿交给赵榛,原来是这些天筹措的资金。

赵榛接过来一不看,不看不知道,一看连连咂舌,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刘心隐把账簿翻到最后一页:“殿下,王府这么多年积蓄的俸禄、职钱、朝廷四时给养、官家逢年过节的赏赐,外加田亩绸缎器具等一应物资,典卖后共得黄金一千五百零六斤、白银十二万八千九百七十三两、铜钱三十六万两千七百六十二贯。以上折合银两计五十万六千七百九十五两。又有金银首饰、珠宝玉器、铜瓷宝物三十二大箱,大约可折四十余万两白银……”

宋代官员的待遇十分优厚。

后世归结宋代有三大冗,其中一冗就是冗费,国家税收大量用作官员工资福利。朝廷对官员极为大方,给钱,给米,给田,甚至家中仆人开支也由朝廷支付。

以宰相为例,每月俸禄可达三百两银子,另外各季衣服、米粮、草料、盐碳另计,皇帝时不时又会赏赐金银绸缎,数量都在不菲。

而当时一个普通人家的一年收入不过在三十两上下,官员俸禄之厚可想而知。

赵榛乃皇族,忝为郡王,享受二品大员待遇,家资丰厚自是情理之中。

赵榛看着账簿,不由地喟叹:“钱这东西,名声虽然不好,但是却万万不能少。唉,你刚才和我这么一算,竟然有这么多钱!我的腰杆子都硬了许多。将来之事,免不了依赖这些黄白之物。”

刘心隐大为赞同:“殿下可视金钱为粪土,但麾下人马要张口吃饭、养家糊口,这银两必不可少。不过府中金银看似很多,但与殿下所图之伟业相比,无异于涓涓细流与汪洋大海,实在悬殊。如果不能生生不息、循环往复,只怕不久就要坐吃山空、囊中羞涩了。依属下看,这钱财自是多多益善,且要擅于理财。钱生钱,才是长久之计。”

赵榛哪有不认同的道理呢?思索了一番道:“刘教授所言极是。可惜啊,梅执礼本是计相,乃理财的能手,却不愿意随我们离开汴京。倒要多想办法,寻找一个懂度支转运之人打理财政。这是一桩要紧的事。”

刘心隐点头称善,又问道:“殿下,府中还有很多粮食来不及处理。依属下看,不如就地分发给流民?”

刘心隐这么一说,赵榛不由地刮目相看。

抬眼看了看他,见他眉宇间流落出悲悯之意,赵榛暗暗称赞,便道:“我正有此打算。粮食既然带不走,留在府中还不是生霉蛀虫,便宜了耗子老鼠。就依刘教授所言,将这些粮食全部赈济给城中流民。这几日一面施粥、一面放粮,分光了为止。”

说着,心中却对刘心隐生出些好奇。

此人在赵榛记忆中颇有几分神秘。

姨妈刘氏过世前将刘心隐匆匆招到府上,担任教授。

后来赵榛见他办事有力,为人又光明磊落,在府中很有声望,就放心地把事情交给他办,从来不多过问。

刘心隐也素来不负所托,所办之事,桩桩件件均令赵榛满意。

这二人,名分上是上下属关系,实则已有几分友情。

想到这,赵榛对刘心隐道:“眼下离京在即,再回到这里,不知道又是哪年光景?就请刘教授再为姆妈念念经,让她在那边不要太为我挂念。”

姆妈就是赵榛的姨妈。

生恩不如养恩大,赵榛记忆中对姨娘的感情远远超过生母,一贯称之为姆妈。

因为姆妈没有名分,赵榛便在殿后建了孝堂,供奉牌位,一年四季油灯不绝。

刘心隐每逢初一十五必来念经超度。

赵榛说了之后,刘心隐当即毫不犹豫地点头应允,将账簿文书摆放整齐后,随赵榛去了孝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