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 243.第243章 盛世

243.第243章 盛世

此次科举,前三名便不再细表,除他们外,当日参与殿试的另外二十一人,各有名次。

未能参与殿试者,则由光禄丞倪宽,会同一众属僚评判优劣,选出初步名单,再上报皇帝过目。

最终,于北宫门外公告,上榜士子皆称:登科进士。

共计一百一十五人!

由光禄寺官员评选出进士,堂堂公卿之子东方敬自然光荣在列啦,大鸿胪的儿子,肯定得卖几分薄面。

然后。

大鸿胪要卖面子,其他人是不是也得卖?

再然后,登科进士一百余人中,儒生就占据了三分之一……

看到这儿,有人可能就要问了,科举考试,考官竟然能看人下菜碟,随便卖面子?

这不就是舞弊?

真要深究,从后世明清成熟的科举制来论,的确是舞弊,但从唐、宋前期的科举制论,又不是舞弊。

因为唐、宋初期,科举考试的答卷,是不糊名的……

不糊名。

不就有了看人下菜碟的余地?

这也是为何光禄寺贡院初考结束后,一发现不妥,刘据就去了未央宫献策,规范科举流程。

然而,那时初考已经结束,问题无法挽回,只能等下次科举再施行新规。

好在光禄寺官员能动手脚,皇帝也行啊。

耍流氓谁不会。

你提拔世家子弟,朕就提拔寒士,看谁提拔……嚯,你居然还敢跟朕比谁提拔的多?

不敢?

奥,不敢就好。

随即,大汉第一次开科取士的结果,便成了大家所看到的那样,能入殿试者,十之八九出身低微。

不入殿试,登科上榜者,十之七八也出身低微,即便倪宽偏向儒生,皇帝也明示了——

给朕偏寒门儒生!

对此。

倪宽没有半点抵触心理,反而执行的非常彻底,一切皆因,倪宽本人就出身贫寒……

选他作为主考官,皇帝可不是乱选的。

放榜结束后,科举前三名由天子请进了宫,有了今日宴饮,就是真正的简在帝心。

未来赵、刘、丙三人,前途必然一片光明。

与此同时。

皇帝也没有厚此薄彼,前三名在宫中宴饮,其余登科进士一样有宴饮,而且是由太子亲自主持!

规格属实拉满……

夜。

华灯初上,春风楼。

“诸位。”大堂主座之上,太子居中,光禄丞倪宽居左,刘据见众人闻声望来,他随即举起酒盏,笑容满面道:

“今日你等登科,实为人生一大喜事,孤敬你等一杯,请!”

“谢殿下!”

堂下士子个个容光焕发,齐齐举杯,待一杯饮尽,堂内互相道贺、庆祝声顿起。

刘据见状,着人替自己又满上一杯,起身与他们攀谈之前,他先侧身朝倪宽敬了敬,笑道:

“今日在座子弟,日后皆是光禄丞门生,还需倪公多为朝廷敦促分忧啊。”

“不敢。”

倪宽闻言赶忙端起酒盏,微微躬身,谦虚道:“开科取士,所取进士皆为天子门生,臣万不敢贪功。”

刘据听罢,笑着点了点头,起身之余,也扶起倪宽,“光禄丞不必拘礼,今天是登科闻喜宴。”

“随意即可。”

“是。”倪宽嘴里应是,身体却依旧恭谨,脸上更是小心,极尽卑微。

见状,刘据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和道:“光禄丞且宽心,李广利之事,孤并未放在心上,用宴吧。”

“谢殿下!”

说话间,倪宽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昔日猗兰殿新起,李广利借李夫人之名,寻到倪宽府上,当初就是倪宽率先提拔的李广利。

只是如今早已物是人非,李夫人病逝,李广利失势,倪宽也要为自己当年的示好付出代价。

幸好太子宽仁,没有为难自己。

只是罚酒一杯……

刘据的确没有追究倪宽的想法,对方姿态给了,也就翻篇了,他转身便融入士子们庆贺的群体,觥筹交错去了。

东方敬主动凑上前,替太子介绍各地士子,刘据来者不拒,或勉励、或赞许,或时不时说上一句:

“你不错,孤记住你了!”

登科进士多是寒门子弟,哪受得了这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