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重能谨慎考虑,哪怕是循序渐进,给他们一个缓冲时间也好。
“盛久,你是怎么看的?”义重先想听听香川盛久的看法,毕竟他是站在检地第一线的人,最有发言权。
“恕臣直言,如果主公还要在但马施行检地的话,丹后这些国人的意见确实要认真考虑。”香川盛久的回答似乎是在义重的意料之内,并没有引起他的惊讶。
“丹后和但马皆是新附地区,特别是但马,当初为了快速拿下三郡,主公答应了当地愿意臣服的国人一些条件,其中有一条,便是保证其现有的税赋年贡制度在一定时间内基本不变。
这意味着,即便在但马施行检地,也无法以检地后的石高为基础进行赋税年贡改革。如此一来,但马各地依旧施行“五公五民”甚至“六公四民”,与之相邻的丹后却是“一公二民”,同为武田领,相差如此巨大,您觉得丹后那些国人能心甘吗?”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说到这,香川盛久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纠结要不要说,“主公,臣在丹后检地时发现,不少但马的农民,听闻丹后年贡低,举家搬迁到丹后耕作了,这可不是一个好信号。”
“你是担心,这会降低但马的年贡?”义重反问道。
香川盛久点了点头:“不仅如此,人口的减少会导致包括军役、年贡、普请役等在内许多方面出现问题,当这些问题积压到一定时候,势必引起豪族、国人的不满,到那时,造成的影响可是比检地棘手的多。”
“你说的有道理。”义重微微颔首,他本意是减少百姓头上的负担,削弱豪族国人的实力,以强化在领内的权威。
但现实却让他明白,这种大刀阔斧的改革只能在自己完全掌握局势的前提下进行,在局势尚未明朗或者稳定的地区,还是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一些,从而避免引发不必要麻烦。
“既然如此,丹后临近若狭的加佐郡继续施行‘一公二民’,丹后剩余地区施行‘四公六民’,过渡期三年,三年后也施行‘一公二民’。至于但马,暂时先不施行检地,后续看情况推进。”
“主公英明!”义重的决定,让香川盛久松了一口气,这样一来,自己也好对丹后的国人有个交代,但马的农民出逃问题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缓解。
“你们的事情都说完了,接下来,该说说我的事情了。”到此,义重才算是要进入正题。
随后,他便将安艺武田氏希望从家中迎立一人为当主的事情告知山本重幸和香川盛久,并将自己因为派兵与否和武田元光发生冲突一事也据实相告。
听完义重之言,山本重幸和香川盛久皆皱着眉头陷入沉默。
“怎么,你们觉得我做的不对吗?”义重问道。
“主公,恕臣直言。”山本重幸率先打破了宁静,“臣以为,派兵护送彦六郎前往安艺,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