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口白牙、信口说说就行的啊。”白井光胤回应道。
“那您说,需要在下怎么证明呢?”宇野村赖神情凝重地询问道。
“很简单,两件事。”白井光胤伸出两根手指比划道。
“哪两件,请大人明示。”宇野村赖问道。
“其一,派嫡子到我武田家侍奉武卫殿;
其二,我听闻下总守前几日趁着尼子军撤兵,南下夺取了城山城,那可是个好地方,殿下若是能将此城交予本家,我相信不论是在座的诸位大人,还是远在因幡的武卫殿,都不会怀疑您的诚意。”
城山城,是位于揖西郡龟山上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池,最早可以追溯到天智二年(663年)。当年,日本、百济联军在白村江惨败于唐、新罗联军,此后日本担心唐军攻入本土,便在各地兴建山城以为防御,城山城自在此时建成。
此后,经历了赤松几代人的修建,规模日渐扩大,工事不断完备,因而一度成为赤松氏的居城。
嘉吉元年(1441年),身兼播磨、备前和美作三国守护的赤松满佑暗杀室町幕府第六代将军足利义教,并在播磨国举兵叛乱,是为“嘉吉之变”。
幕府征召各地大名讨伐,于同年九月攻下坂本城,迫使赤松满祐逃亡城山城,九月十一日,城山城失守,赤松满祐率赤松一族六十九人放火自尽。赤松氏的领地就此转给了讨伐有功的山名氏,使得后者势力逐渐扩大,山名氏与细川氏的矛盾最终引发了“应仁之乱”。
此后近百年,城山城一直处于荒废状态,直到天文七年(1538年),尼子诠久东征至播磨,重新修缮此城,并以此为中心,开启了对西播八州的攻略。
白井光胤想法很明确,就是趁着宇野氏新败,将这座可以辐射整个西播地区的城池要过来,以便巩固和拓展在播磨的有效统治。
可宇野村赖不傻,他也知道这座城池的重要性,不然也不会尼子军刚一撤退,便派兵进占接管。
因此对于白井光胤提出的两个条件,其中第一个,宇野村赖表示,愿意将嫡次子宇野政佑送往若狭为质;至于第二个,他恳请熊谷隆直和白井光胤务必退让一步,将城山城留给宇野氏。
不过,此时的熊谷隆直也察觉到白井光胤的用意,考虑到当前武田军急需一座坚城,从而在西播磨彻底站稳脚跟,因此他拒绝了宇野村赖的请求。
“下总守,据我所知,那城山城中宇野军不过两百余,你觉得以贵方现在的能力,能守住那座城吗?”熊谷隆直问道,“如今尼子军撤退,浦上、赤松都卷土重来了,那座城与其放在你手里,不如交给本家,有了我武田军的进驻,浦上、赤松也就不敢觊觎宍粟郡了,你觉得呢?”
听了熊谷隆直这番话,宇野村赖沉默良久,确实,以自己现在的能力,想守住这样一座大城谈何容易,特别是山崎被占领、道路被阻断的情况下。
“即便现在不交给武田家,日后也难免被赤松、浦上夺去吧?与其那样,不如送个顺水人情,让武田家冲在前面。”
想到这,宇野村赖无奈地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就听两位大人的,将那城山城交给贵方吧。”
既然主要条件达成一致,那双方接下来的对话就显得轻松不少。
也许是为了示好,又或是出于诚心,宇野村赖向熊谷隆直建议道:“两位既然拿下了城山城,何不更进一步,将置盐城收入囊中,那可是赤松家的居城,据我所知,尼子军刚刚撤兵,赤松家应该没那么快回来抢夺地盘。如果能将这座城拿下,对今后经略播州一定大有裨益。”
“应仁之乱”后,出自赤松宗家的赤松政则夺回了播磨守护之职,由于城山城已被摧毁,便在饰磨郡的置盐山修建了置盐城,作为赤松氏新的居城,历经三代当主的建设,最终成为播磨境内规模最大的山城。
尼子诠久侵攻播磨时,在上月城击溃了赤松军,赤松氏当主赤松政村十分惧怕尼子军,便弃城逃往摄津国,这座城由此落入尼子诠久手中。
宇野村赖的这一建议,熊谷隆直予以接受并表示感谢:“多谢下总守的建议,不过在山崎之战后,我便分兵五百前去抢占置盐城了,算下来差不多也该拿下了。”
“大人真是未雨绸缪、料敌在先啊。”宇野村赖由衷地对熊谷隆直表示钦佩。
“下总守过奖了。”熊谷隆直担任东但马三郡的代官已有一年,这期间他按照义重的要求,加强对播磨境内的侦查和刺探,对当地犬牙交错的势力分布和总体形势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因此,在奉命进入播磨后,才能目标明确,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