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108节 新的学途

第108节 新的学途

几千里外,燕京,紫禁城,启祥宫。

“皇兄!”朱尧姬强忍着心头的紧张、期盼、急切,快步地奔入殿内,一眼看到万历帝正在御桌边一边轻呷着冰镇葡萄酒一边面露笑意地看着一份文章,时不时地轻轻点头。

“皇兄,那个…”在向万历帝行了一礼后,朱尧姬惴惴不安地道,“各省乡试结果都已送交燕京、呈递给您了吧?”

“哦,六妹来了啊,”万历帝收起目光,抬眼看向朱尧姬,一脸玩味的笑,“等急了吧?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你的那位夏公子在成都府的乡试有没有中举吧?”

“皇兄…”朱尧姬娇嗔一声,满脸绯红,但满心的紧张、期盼、急切从眼睛里洋溢不住。

“这小子…”万历帝故意拖长声音,在好好地欣赏了朱尧姬脸上急得望眼欲穿的表情后,他慢悠悠地给出了答案,“还行吧,没让人失望,川省乡试第十一名。”他扬了扬手里的文章,呵呵一笑,“六妹,你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朕正看着他的考卷文章呢,这小子,肚子里确实有些真材实料呀,他文章里的这些话不但犀利深刻、发人深省,还句句都说进了朕的心坎里,就好像他是朕肚子里的蛔虫似的。”

“谢天谢地!太好了!”朱尧姬一下子激动得喜极欲泣,她在心里欢喜不尽,我给他的帮助果然起到了大用!他中举了!他可以再来京城了!他可以…

“六妹,你别高兴得太早。”万历帝脸上的笑容变得恶意满满了起来,“这小子的学问功课没让人失望,但在别的方面嘛…可就让人满意不起来了,朕听说他跟他老师的女儿可是情投意合着呢!”

“什么?”朱尧姬感到脑子里响起一个闷雷,“这不可能,我不信…”

拜见完朱知府和于先生、回老家祭拜完先人后,夏华于九月中旬回到忠州,开始展开新的学途。

夏华此时跟卢泰、杨江、刘时俊、胡世赏一样,已经可以不去鸣玉学社上课了,因为他们都已经考上了举人,都已经“毕业”了。如果是白身、童生,那就必须天天准时去上课,如果是秀才,就可以可去可不去,或在家自学或外出游学,遇到不懂的再回学社向先生请教,如果是举人…学历都比先生高了,还去学社干什么?都考上大学了还跑回高中上课?秦夫子也对夏华五人说了,他已经没什么可教给夏华五人了,夏华五人想要在进京赶考前再充充电,得去拜学更厉害的先生。

为此,秦夫子向夏华五人推荐了刘汝立先生。

刘汝立先生姓刘,名三才,字汝立,号中吾,四川省顺庆府邻州人氏,今年二十八岁,他于六年前的万历十年乡试中夺得四川省第一名解元桂冠,并于次年的进京赶考中考得进士第一百零八名,妥妥的又一位学霸级人物。刘三才虽然学历高、学问大,但毕竟年轻,步入官场不久,所以现在官位不高,此时在湖北省襄阳府当推官——推官是一府主官的助理官员,负责理刑名、赞计典等事务,顺天府和应天府的推官是从六品,其它府的推官往往是正七品——因此,刘三才在处理公务之余有不少的闲暇时间,可以抽空指点后辈学子们的学问功课。

秦夫子和刘三才都是川渝地区的文化名人、著名知识分子,属于一个学术圈子,自然有些来往和私交。为让夏华五个举人和放弃贡生、继续考举人的喻思恂更上一层楼,秦夫子亲自给刘三才写去了委托书信,又为夏华六人都写了举荐信,希望刘三才在学业上指点指点他的这六个得意学生。刘三才欣然应允,除了秦夫子的面子,一来,他本就是古道热肠的人,二来,夏华六人都是巴蜀学子(虽然里面有两个是冒充的),本着同乡之情,他也乐意相助。

在秦夫子的安排下,夏华六人接下来一边自学苦读,一边有空可以去襄阳请教刘三才。

夏华从老家回忠州后,同样回老家的卢泰、刘时俊、胡世赏还有马千乘也陆续回来了。

卢泰、刘时俊、胡世赏三人自然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他们回老家后都成了当地的明星人物,所到之处,人群众星拱月、前呼后拥,真真正正的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特别是卢泰,更是风光无限,卢父卢文秀在得知卢泰考上举人后,压根就不相信,在他看来,自己这儿子能考上秀才就已经是祖坟冒烟了,考上举人?那卢家祖坟还是冒烟吗?是着火了!是爆炸了!是祖坟下面有火山喷发了!就算卢泰得意洋洋得近乎耀武扬威地把乡试中举的官府证明文书摆到卢文秀面前,卢文秀还是不相信,憋了半天后来了一句:

“这工匠手艺不错,伪造得可真像真的。”

卢泰差点儿跳脚:“爹!你咋这么不信任你儿子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