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114节 理科也很重要(3)

第114节 理科也很重要(3)

其视为歪门邪道的奇技淫巧,所以,西洋人对天地万物的发现和认识已经大大地超过我们华夏人了。我们需要西洋人的这种精神,我们需要越多越好的民屏这样勇于探索天地万物的人,我坚信不疑,民屏做的事对我们华夏是大有裨益的,悠悠青史将会铭记他的名字,就像铭记李神医那样。”

秦夫子沉默不语,半晌后,他眼神平和地看向秦民屏:“来,说说你最近在研究什么吧。”

秦民屏顿时惊喜激动得热泪盈眶,因为这是秦夫子第一次正儿八经地问他在研究什么,而不是像以前无数次那样问都不问就呵斥为“乱七八糟、不务正业的东西”。

“爹,我…我最近研究东西由高处往下落时的速度、耗用时间跟东西的重量有无关系。”秦民屏按照夏华事先的吩咐,说出了一个通俗易懂的物理学课题。

“这有什么可研究的?”秦夫子皱起眉头,他觉得这事和遵循的规律不是一目了然吗?

秦民屏按照夏华事先的吩咐开始“诱导”秦夫子:“爹,您说一个重的东西和一个轻的东西同时从同一高度往下落,哪个先着地?”

“自然是重的先着地了!”秦夫子不假思索地上了套。

秦民屏微微一笑:“爹,咱们假设一下,有两块石头,一块重十斤、一块重一斤,两块石头同时从同一高度往下落,应该是十斤重的石头先着地、一斤重的石头后着地,对不对?”

“当然!”秦夫子浑然不觉地在套子里越陷越深。

秦民屏露出一个稳操胜券的笑意:“那么,我们把这两块石头绑在一起从原先那个高度往下落呢?十斤的石头加一斤的石头,就是十一斤,那它落得应该比原来的十斤的石头更快,可是,按照爹你刚才的说法,十斤落得快、一斤落得慢,把它们绑在一起,落得慢的一斤的石头就会拖慢落得快的十斤的石头,那它们的下落速度就会快于原先的一斤的石头同时慢于原先的十斤的石头,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这…”任凭秦夫子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学富五车、见多识广,也一下子哑口无言了,因为他发现“用一个正确的依据居然会推导出两个自相矛盾的结果”,在逻辑上根本说不通。

秦民屏露出一个狡黠的笑:“爹,您现在还说这没什么可研究的吗?”

秦夫子苦笑感叹道:“好,好,好,我服输了,公玉、民屏,你们俩把我说服了,探索研究天地万物的奥秘确实很重要、很有用,也很值得,我以前确实有些先入为主、心怀偏见。民屏啊,你既无意科举致仕,又对格致数理深感兴趣,那你以后就安心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吧,爹不反对了。”

秦民屏大喜,他向秦夫子深深地行了一礼:“谢谢爹!”

秦夫子呵呵一笑,然后又板起脸:“但你搞这些如果需要银子,最好免开尊口。”

秦民屏得意道:“这个不用爹您担心,我绝不会跟家里要一文钱。”有夏华这个大富豪准姐夫,他会缺银子?

这件事得到皆大欢喜的解决后,夏华和秦民屏、秦良玉出门离开,秦民屏感激不已地向夏华行了一礼:“姐夫,谢谢你!”

夏华笑了笑:“没什么,应该的。”

秦民屏忽然想起了什么:“姐夫,你说那位叫伽利略的西洋学者也在研究着这个问题?”

夏华点头:“是啊,不过,你完全可以抢在他前面,这样,你以后就是‘东方的伽利略’…不,应该是伽利略被称为‘西方的秦民屏’。”

“我会努力的!姐夫你这么地支持我,我岂敢不努力?”秦民屏踌躇满志、斗志昂扬。

旁边的秦良玉看向夏华:“没想到你还真把我爹说服了。”

夏华笑道:“我说过,先生又不是不讲理或死要面子不认错的人。”

忠州有处名胜叫石宝孤山,不过,此山并非真的山,而是一座浑然天成、高逾百米的巨石,该巨石四壁平滑如削,因形似巨印,所以又名玉印山,这座巨石耸立在忠州境内长江北岸边,多年前有人借助架于石壁上的铁索在巨石顶部修建了一座小寺庙,数十年前,忠州本地一些乡绅贤达集资聘请能工巧匠在巨石上依山顺势地修建了一座九层楼阁,这样,香客、游客们就可以直接攀登楼梯到巨石顶部了。

因为夏华,石宝孤山不只是一处风景名胜,还成了一处会被物理学发展史铭记的地方。

十月一日这天上午,在娄知州、秦夫子等十多名忠州本地要人和数百名百姓的围观下,携带着一大一小、一重一轻两块石头爬上石宝孤山顶部的秦民屏在众目睽睽之下同时松开了抓着两块石头的双手,几秒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