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146节 万历彩票、户科给事中

第146节 万历彩票、户科给事中

张首辅死了、冯保被解决了,只剩一个李太后独木难支,翅膀硬了的万历帝终于可以随心所欲地大展拳脚了。必须承认的是,刚开始正式亲政的万历帝确实是一心想做个好皇帝,他自幼聪慧、性格早熟,又被张首辅、李太后严格管教多年,学业功课很扎实,亲政后十分勤政,每天工作长达十多个小时,从不消极怠工,他信心满满地认为大明国在他手里肯定会被治理得比在张首辅手里更好。

亲政几年,万历帝开始发现,张首辅、冯保这两个大BOSS没了,朝中却还有一堆小BOSS,就是那些文官大臣,不管他要干什么,他们都有各种理由反对,让他烦不胜烦。没了张首辅和冯保,万历帝起初感到轻松和解脱,但渐渐的,他感到疲惫,因为以前对付那些文官大臣都是张首辅和冯保的事,张首辅和冯保帮他遮住了风挡住了雨,而如今,没了张首辅和冯保,他要自己面对疾风了。说到底,旁观能臣治国是一回事,亲自动手治国又是另一回事。没了张首辅,万历帝再遇到困难时没人能帮他了。跟那些文官大臣扯皮次数多了,万历帝越来越厌烦腻歪文官集团了,特别是万历十四年,他想立皇三子为太子,但大臣们大多拥戴皇长子,双方由此而爆发激烈的“国本之争”,争来争去,深感憋屈耻辱窝火的万历帝彻底地爆发了,作为对文官集团的回击,他一气之下撂挑子不干,开启了近三十年的大罢工。

综上所述,万历帝和文官集团的矛盾是非常深的,但因为夏华改变历史,使得万历帝一来知道自己不会早死,有足够的阳寿时间干大事,所以不再怠政,重新变得雄心万丈起来,二来知道朝堂上的那些文官大臣是不会支持他的,所以他打算培养夏华等新秀人才抗衡乃至取代原先的文官集团。夏华身为新科进士,本该属于文官集团,但他却“投靠”皇家,此举自然被文官集团视为“谄媚唯上”,这就跟去军队里同那些武夫大老粗打好关系的文将一样,都是“清流”所不屑和不能容忍的。如果夏华没有“外挂”,他的仕途上限撑死在燕京当个某部尚书,更糟的是被打发去南京养老,朝堂上的那些官场老手是不会容忍夏华这种“文官集团的叛-徒”“清流里的浑水”一只脚踩两条船、两头都拿好处的。

果不其然,次日一早,夏华前去翰林院上班时,接待他的几个翰林院官员虽然表面上很热情、很客气,但夏华清清楚楚地感受得到他们的外热内冷,不过,他也不在乎。

翰林院职责不少,包括为皇室子弟讲学、掌管朝考、修史、编书、撰写各种官样文章、整理档案、扈从皇帝出行、负责文武乡试会试殿试、考选教习庶吉士等等,袁可立、刘时俊、胡世赏都已从事这些正式的公务,轮到夏华时,却被派去整理档案。

这显然是大材小用、没把夏华这个状元放在眼里外带故意给夏华脸色看,但夏华仍然随遇而安不在乎,整理档案是很简单的事,他乐得清闲。

夏华在翰林院混日子,万历帝也没闲着,四月十五日这天,他拉着户部尚书宋纁紧锣密鼓地准备并大做广告一个多月后,正式发行了华夏历史上第一款官方彩票:大明万历彩票。

宋尚书跟袁可立是同乡,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他向来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勤俭节约,多年前,某地爆发饥荒,负责前去赈灾救民的他在没有请示万历帝的情况下就下令开仓放粮,有人劝他不能擅作主张,要先请示万历帝得到圣旨准许,他说“皇上宽仁爱民,肯定会下旨开仓放粮的,我们慢慢请示再等回复,老百姓不知道要饿死多少,到时候就算得到圣旨准许,又有什么用呢?救人要紧,皇上事后怪罪的话,由我一人承担”,他此举救活了成千上万的灾民,可谓功德无量、善莫大焉。

户部相当于后世的民政部加财政部,宋尚书既身为户部的一把-手,可谓手握大明朝的钱袋子,但这可不是什么肥缺美差,恰恰相反,是个让人坐在上面坐立难安的火炉子,原因无它:万历帝和他的弟弟还有一堆皇室宗亲花钱实在太厉害了。宋尚书理财攒钱是一点一滴,万历帝、朱翊镠等人花钱则是开闸放水,一旦没钱了就跟宋尚书要,让宋尚书终日痛苦不堪。

在发行彩票这件事上,宋尚书其实不大赞成,他觉得万历帝这分明是变着花样地搜刮民脂民膏,但他不得不赞成,一来,朱翊镠就要离开京城前往封地就藩了,又要花一大笔钱,他真的快撑不住了,二来,买彩票这事属于周瑜打黄盖,又不是逼着老百姓买,总好过增设苛捐杂税从老百姓口袋里抢钱。

一切就跟夏华设想的那样,在万历帝的命令下,北直隶和南直隶合计五十多座较大的城市同时开设两百多家直属于皇室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