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163节 有时候必须装糊涂

第163节 有时候必须装糊涂

出宫半路上,夏华偶遇老熟人、老朋友王安,但他看得出,王安碰到他并非真的偶遇。

“王公公,多日不见了,您可安好?”夏华笑着向王安行了一礼。

“哎哟,夏大人,不敢,不敢,托您的福,咱家好得很。”王安连忙回礼。

两人看看四周没人,说了几句话。

“承蒙皇上恩典,我被提拔为皇长子伴读了。”王安语气幽微地道。

“恭喜你啊,王公公,这是好事。”夏华真心为王安高兴。

王安笑了笑,低声道:“陈公公被皇上擢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了。”

夏华知道王安口中的“陈公公”就是对他有知遇栽培之恩的陈矩。这位陈矩公公虽是宦官,但他为人忠诚、正直、爱国、有度量、顾大局,嘉靖二十九年,蒙古俺答汗率军逼近燕京,他的上司大太监高忠穿上盔甲拿起武器英勇地参加了京师的防守军务,让他十分敬佩,继而立志要像高忠那样忠正爱国。这些年来,陈矩地位不断上升,权力越来越大,但他始终不忘本心,待人和善、处事公正,出宫办事时从不作威作福,让知道他名的官民都称赞不已。

“这也是好事呀,王公公,你下次遇到陈公公时替我恭喜一下他。”夏华同样真心高兴,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么重要的职位由陈矩这样的人当万般地好过由张诚那样的人当,“原先的那位张公公呢?”他不放心地问道,这厮要是也升官,那就不是好事了。

王安露出一个幸灾乐祸的笑意:“死了。”

“死了?”夏华吃了一惊。

“嗯,几天前的事,说是突然得了急病,暴毙的。”

“哦…”夏华很肯定,张诚死得并不简单。

王安补充道:“景阳宫的那两个老宫女和那夜跟着张诚的那两个小太监也都死了,都是被皇上亲口下令杖毙的,说他们在伺候主子时盗窃主子的东西。”

夏华呵呵,鬼才相信那四个老宫女和小太监是因为偷东西才被活活打死的。

“夏大人,”王安压低声音,“我被皇上任命为皇长子伴读,你觉得此事有无深层含义?”

夏华想了想,回答道:“皇上这个安排有无深层含义,我不敢乱猜,反正王公公您尽心照顾好恭妃娘娘和皇长子就好了,另外,”他顿了顿,加重语气道,“还要保护好他们母子俩。”

王安心领神会:“咱家明白。”

夏华从兜里掏出两锭各五十两的金元宝递给王安:“王公公,我那夜偶入景阳宫,看到那里环境简陋、家具陈旧,可想而知,恭妃娘娘和皇长子过得很清苦,这是我对他们的一点心意,麻烦王公公你在生活上多多地帮衬他们。”身为一个经常进出皇宫的官员,夏华已经习惯随身带钱,否则怎么跟宫里人打好交道?

王安没有推却,他收起夏华的金子,感叹道:“夏大人真是厚道人呀!放心,咱家定会办好这事。”

夏华身为外臣,插手帝王家的内部事务本是大忌,但他还是做了,他托王安给王恭妃母子俩送去两锭金子,一是他确实同情王恭妃母子俩,二是结个善缘,并且他相信以王安的为人不会把这事泄露出去。

如果不出特别重大的意外剧变,太子肯定会在皇长子朱常洛和皇三子朱常洵之间产生,此二人中会有一人成为储君和新皇帝。历史上,太子大位和大明朝下一任皇帝的宝座落在了朱常洛头上。夏华如果要进行政-治站队,肯定站朱常洛那边。

朱常洛、朱常洵,万历帝的这两个儿子都很奇特。

先说朱常洛,他父亲万历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本人正好相反,是最短的,仅在位不到一个月,短得令人难以置信。登基后,朱常洛还是挺有明君之风的,他任用贤良、革除弊政、积极改革、废止了万历帝设的矿税等苛捐杂税、拨乱反正、重振朝廷纲纪,但又沉迷酒色、纵欲享乐——夏华估计是登基前“憋坏了”,所以登基后大肆放纵——最终死于猛药,他的死是个迷案,是明末三大案之一的“红丸案”,真相扑朔迷离,三言两语说不清。

朱常洛虽然嗜酒好色,但执政还算清明,跟他对比,朱常洵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蛋。

朱常洵从小受尽万历帝和郑贵妃的宠溺疼爱,所以被惯成了一个熊孩子,十五岁那年被册封为福王,封地是丰饶的洛阳,大概是觉得没能让他成为太子和新皇帝对不起他,心里有愧的万历帝拼命地用公家财产补贴这个三儿子,光是良田就给了他足足四万多顷,也就是四百多万亩,至于其它方面、各种各样的财物,更是不计其数,由于他的田园占地实在太大,河南已经养不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