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275节 全民炒作

第275节 全民炒作

继金巡抚特从福建来到新安县会见夏华后,也来到新安县会见夏华的外地官员一个接着一个,前赴后继、没完没了,都是跟夏华平级的知县。广州府下辖番禺、南海、顺德、三水、增城、龙门、清远、香山、新会、新宁、从化、阳山、连山、东莞加上新安,合计十五个县。这场物价暴涨、粮荒灾情风暴以发源地广州府城为圆心,横扫向四面八方,新安县受到冲击,另外十四个县岂能幸免?于是,不光夏华被折腾得焦头烂额,广州府的另外十四位知县大人也被折腾得痛苦不堪,他们又没有夏华的大本事,那他们治下被这场风暴肆虐蹂-躏成什么样子就是可想而知的了,新安县大致上保持着稳定,另外十四个县则是天翻地覆、民怨沸腾。

夏华不止一次跑去府城向刘总督、张布政使、屠知府求助,另外十四位知县大人也跑了不止一次,但都跟夏华一样一无所获。说起来,那帮人只想对付夏华,跟这十四位知县大人是无冤无仇的,没必要为难他们,只是,这场风暴就像火灾一样,要么一个不救,要么个个都救,就好比家里失了火,只灭卧室的火不灭客厅的火,可能吗?就这样,夏华和那帮人“神仙打架”,这十四位知县大人非常倒霉地“凡人遭殃”,他们可谓“人在家中坐,屎从天上掉”。

走投无路、快被乱局逼得上吊的这十四位知县大人最后不约而同地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夏华,他们在得知新安县境内风平浪静后断定“新安县有大量的粮食”,所以过来希望夏华对他们施以援手。

“各位同僚,大家都是一县父母官,诸位的心情我是非常理解的,只是…”接待他们的夏华一脸的为难,“新安县的储备粮就这么点,给你们一石,新安县就少一石,不是我自私,而是…我既身为新安县的知县,肯定要优先庇护好新安县的老百姓啊!”

“夏大人,您就忍心坐视我们治下县内饿死人吗?”众县太爷个个眼中泪花闪烁,他们倒不完全是因为爱民如子,更多的是担忧自己的前程。当官当得治下饿死人,以后还想高升?

夏华长叹一口气:“好吧,实不相瞒,辽东边军在前阵子得到皇上圣旨,从军粮中挤出一部分用海船运来支援广东,不日就要抵达大明港,我本想有了这批粮食后就能确保新安县更加高枕无忧,可诸位治下既如此困难,我岂能闷声吃独食?愿意分出部分接济诸位,但是,不是给,而是卖,就以府城的粮价卖。我此举是防止有奸商趁机买走这些粮食继续用于哄抬粮价、囤积居奇,真正快饿死的人哪里还会管粮价有多高呢,就是倾家荡产也会买,不是吗?至于又快饿死又没钱买粮的老百姓,诸位设立粥厂赈济他们,如果诸位没钱,就跟本县大户借吧,在这个时候,那些大户要是一毛不拔,以后还有什么颜面在本地立足?又还有什么脸面对本地父老乡亲?”

众县太爷面面相觑着,都没有提出得陇望蜀的要求,都向夏华行礼表示感谢。

离开新安县后,其中几个知县的随从里有人快马加鞭地奔向了府城。

潘府的书房里,潘四爷悠然地躺在躺椅上,微微地闭着眼睛:“原来,他还有这么一根隐秘的救命稻草,难怪能死撑到现在。”

潘九恨恨不已:“真没想到,辽东边军居然会用军粮支援他。”

“这有什么奇怪的?”潘四爷不以为然,“首先,皇上是站在他这边的,其次,他奉旨开辟新安市舶司其中一个目的就是筹集军费,当初那场廷议,他帮皇上辩倒了朝中的大员们,给兵部争取到了增加军费的希望,所以兵部对他很有好感,他在兵部是有人脉的,加上皇上发话,兵部让辽东边军挤出一部分军粮支援他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不得不说,这个姓夏的要比当年的朱纨更难对付。”

潘九有点急躁:“四哥,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潘四爷睁开眼,昏花的老眼里闪过一丝寒光:“这还用说?买!把他手里的这批最后的粮食全部买掉!为加快速度,在十四个县用高于新安县粮食售价三钱的价格收购粮食,这样,那些不缺粮的大户和老百姓也会跑去新安县买粮食然后卖给我们赚差价。”

“四哥,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

“我知道,坚持到现在,大伙儿都把老本砸了进去,正因如此,所以万万不能功亏一篑!必须一鼓作气地灭了他!拼到现在,我们确实有些喘不上气了,但姓夏的更是已成强弩之末,就看谁先绷不住垮掉!时间已经很紧张了,不能再拖了,我听说北边的晋商集团已经注意到南方的这场商战,他们越来越有兴趣趁火打劫一把,迟则生变,速战速决!”

“好,我这就去给那几个暗中听命于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