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356节 三方都赚的交易

第356节 三方都赚的交易

如松李将军必须有权指挥高丽全国任何一支军队,在他们二位之下的我大明王师别的将官没有这个权限,但只要他们二位其中一人下了命令,即便是高丽的都元-帅,也要无条件地服从命令!只有这样,大明王师和高丽王军才能真正的同心同德、配合严密、合力共破倭寇。”

李昖和柳成龙听完夏华提出的这六项要求后急切地思考起来。

以后世的角度看,夏华代表明朝向高丽提出的这六项要求有不少是损害了高丽的主权和利益的,但李昖和柳成龙并未产生激烈的情绪,一来,这年头的主权概念跟后世的不一样,也没有后世的那么明确和敏感,况且,高丽本就是明朝的附属国,本就“主权有限”,二来,高丽眼下别无选择,都快亡国了,李昖都打算逃到明国境内当难民了,只要能复国,有什么不能答应的呢?一个要淹死的人会对打算救他的人开出的“我要你一半财产作为报酬”要求进行讨价还价吗?

李昖和柳成龙细细地想着,两人觉得,明朝开出的条件“并不苛刻”“很合理”,甚至还对高丽“很有利”,驻兵?这有什么问题?高丽本就是大明的番邦,大明在高丽境内驻兵能有什么坏心思?趁机吞并高丽?开玩笑,大明有必要干这种事么?谁家的爸爸会抢儿子的东西?租借济州岛和咸镜道北部?也没问题呀,这两个地方还是高丽国土,又不是被割让了,况且,大明还付钱呢,多仁义!又换来大笔的钱粮,多划算!说汉语、用大明货币…高丽人本就写汉字,加上一个说汉语怎么了?李昖和柳成龙现在跟夏华对话说的就是汉语,用大明货币也是完全看不出有啥问题的,高丽经济落后,虽然可以自己铸造货币,但一直懒得铸造,一直用大明的,这个要求只是把一个早就形成的事实明文确定下来而已;最后一点,高丽军要听明军的命令…就算万历帝不这么要求,李昖也会这么做,拜托,高丽现在还有几支军队?

退一万步说,李昖能拒绝吗?一来,这可是宗主国皇帝开出的条件,也可以说是命令,他能违抗吗?须知,如果明朝皇帝给高丽国王下了圣旨,圣旨在被送来后,高丽君臣要集体下跪听旨,是的,高丽国王也要下跪;二来,高丽都快亡国了,就盼着明朝出兵呢!万历帝在这个时候就算让李昖割让几个道,他估计都会答应。

“感谢天朝皇帝体恤小邦艰辛不易,”李昖一脸感动,“小王认为这几项要求都没问题。”

旁边的柳成龙并未出言反对,因为他的态度跟李昖一样。

靠!你答应得还真痛快!夏华心里吐槽,他本以为李昖起码会象征性地讨价还价一下,没想到李昖直接一口答应了。

必须承认,虽然后世的泡菜国在很多地方让人讨厌、对华夏不恭不敬,但此时的高丽对华夏确实是死心塌地的恭敬、忠诚、顺服,就像后世的泡菜国对美利坚那样。

“请殿下放心,高丽尊奉大明,大明对高丽也是将心比心的。”夏华顺溜地说着客套话。

以上六项要求里,万历帝让高丽向大明租借咸镜道北部纯粹是他和夏华的一项“交易”,因为夏华承诺过,大明实行以上几点以彻底控制高丽所需的费用在一百年内全部由他和他的后人承担,前提是万历帝得让李昖在战后把咸镜道北部租借给他和他的后人为期一百年。另外,万历帝应允在战后调拨一百万两银子和二百万石粮食资助高丽,这笔钱粮都是夏华来出,大明跟高丽租借济州岛和咸镜道北部的费用也都是夏华来出。

简单地说,高丽的咸镜道北部地区就是万历帝在战后给夏华的一块“海外封地”,夏华以后在那里不管怎么折腾,万历帝都不会管,只要把银子交够就行了,李昖更加管不着夏华。

为了得到咸镜道北部地区,夏华需要:

战后向高丽提供一百万两银子和二百万石粮食;

从第十九年开始,每年向高丽支付十万两银子用于租借咸镜道北部地区;

从第一年开始,每年向高丽支付一万两银子为明政府租借济州岛;

从第一年开始,明军在高丽境内驻兵的军费开支都由他提供。

通过这项“交易”,李昖赚了,万历帝赚了,夏华也赚了并且赚的最多,这就是他的“独门本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