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阵的威力发挥出来,最大的关键就是战前严格训练和令行禁止、铁一样的严明纪律。李家寨战斗队成立于这场高丽战争爆发时的四月,截至此时,已经过去半年了,李家寨的战兵们持续严格训练了半年,都已基本上达到了得心应手的地步。
高丽人固然散漫怠惰,但正如拿破仑的那句名言,“一群绵羊在一头狮子率领下能战胜一只绵羊率领的一群狮子”,李家寨战斗队的核心是新安军的老兵、精兵们,在他们带动下,加上赏罚分明的严厉军法,李家寨的高丽战兵们也被训练得骁勇善战。
尽管雾气迷蒙,斋藤利宗还是把对面的张纪虎及其部下组成的鸳鸯阵给看清了。
张纪虎的鸳鸯阵里,指挥官张纪虎站在阵型的正前方,他没有手持令旗或长枪,而是拿着火枪,他的左右两侧前方是两名刀盾兵,一手持盾一手持刀,负责为同阵战友提供盾牌防护和参加近战格斗;两名刀盾兵后是两名狼筅兵,手持长近两丈的狼筅,所谓狼筅,这是一种用带有很多根枝杈的毛竹制成的,顶端装有矛头,这种兵器专门克制倭军的倭刀,倭刀虽然锋利,但难以一下子劈开枝枝杈杈的毛竹,反而会被毛竹夹住,狼筅兵是鸳鸯阵的控场核心,对体力要求较高,能成为狼筅兵的军士都是健壮力大、沉着稳重的人;两名狼筅兵后是两名长枪兵,他们手持长枪,负责保护、配合前面的刀盾兵和狼筅兵,同时负责刺杀敌兵;阵型的最后是两名镗钯手,手持镗钯,这是一种长柄的、末端呈“山”字形的兵器,相当于长枪和狼筅的结合体,既能像长枪那样刺杀敌兵也能像狼筅那样格挡招架敌兵武器,当然了,它在刺杀上逊于专门刺杀的长枪,在格挡招架上逊于专门格挡招架的狼筅,所以是辅助兵器,使用它的两名镗钯手不太直接参战,负责在阵型最后压阵助战。
以上一共九人,还有两人紧靠在张纪虎左右,都手持火枪。
比起戚公的鸳鸯阵,李家寨战兵们使用的鸳鸯阵稍有变化,减少了两名长枪兵,取而代之的是两名火枪手。毕竟时代在发展,战术阵法需要与时俱进和因地制宜,不能墨守成规。
根据新安军的军规,同一个鸳鸯阵的军士们不管是谁,杀死敌兵的功劳属于全阵军士,所以,组成鸳鸯阵的军士们虽然由于战斗位置不同导致接敌杀敌机会不等,但无人会为抢功而擅自离开自己的战斗位置,因为功劳是大家的,比如最后面的镗钯手,看到前面的刀盾兵、长枪兵、火枪手不停地收割敌军首级,自己却两手空空,他们并不担心自己在此战中会一无所获、得不到功劳,因为他们知道前面的战友们获得的功劳也有他们一份,自己不需要分心走神,集中精神坚守自己的战斗岗位、履行自己的职责就行了。
或许有人会问,就以张纪虎的鸳鸯阵举例,倭军假如从其正面绕过、对其侧面或后面发动进攻,怎么办?这一点并不是问题,首先,张纪虎的鸳鸯阵的十一个人都是活的,不会固定在原地不动,倭军绕路转圈,他们也会调整自己的方向和位置,让阵型前方保持跟倭军面对面,其次,张纪虎的鸳鸯阵的左右有己方部队别的鸳鸯阵,一个个鸳鸯阵相连互相配合,足以让倭军陷入狗咬刺猬——无处下口的处境里。
“杀!”不等斋藤利宗回过神,张纪虎已经大吼着主动进攻了。鸳鸯阵又不是只能防御不能进攻。
阵组里的十名战兵齐齐怒吼着与张纪虎保持严格同步地冲杀上前。
“杀给给…”斋藤利宗及其部下们嗥叫迎头冲上,两个健壮的武士抡着两把长长的薙刀首先劈砍上来,比起长矛和倭刀,薙刀威力更大,不像长矛那样攻击方式单一,也不像倭刀那样攻击距离短且易被狼筅克制。
“呯!”“呯!”张纪虎身边的两个火枪手一起开火,轻而易举地打飞了那两个手持薙刀、威胁最大的倭军武士。
这场混战中,双方都没使用弓箭,至于火枪,李家寨战兵们仍然普遍使用,倭军没有。倭军没派出火枪手参战的原因是这样的:在悄悄地摸向李家寨防线的过程中,倭军火枪手们无法战斗,一开枪就会暴露己方位置继而迎来对方火炮火枪打击,如果让火枪手们临时增加刀矛,就会手忙脚乱,负担也重,如果把数量较多的火枪手跟冷兵器手混编参战,又会适得其反,假如两千火枪手和五千冷兵器手混编,短兵相接混战起来,火枪手发挥出的作用不如冷兵器手,那为何还要带上两千火枪手呢?直接把两千火枪手换成两千冷兵器手、出动七千冷兵器手不是更好?
火枪手在这种混战中肯定打不过冷兵器手,需要有冷兵器手的配合和保护才能发挥出强于冷兵器手的优势。倭军做不到,李家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