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371节 平壤之战(1)

第371节 平壤之战(1)

确实全面开战了,双方都动员了十万大军爆发“关原合战”,但没想到石田三成一天之内就被德川家康打败了,石田家和德川家并没有陷入长久的对立僵持,倭国天下大势已定,根本没有给黑田如水趁势而起的时间和机会,“壮志未酬”的他无奈地放弃了他的争霸野心,归顺德川家康黯然退场。

黑田如水既有在高丽战争结束后觊觎倭国天下的深谋远虑,自然而然,他不希望他的儿子黑田长政所部在高丽战场上损失太大,所以,他暗示黑田长政在高丽战场上“保存实力”。

一方面是小西行长“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支援请求,另一方面是父亲的暗示叮嘱,这让黑田长政举棋不定、犹豫不决。

在反复盘算很久后,黑田长政决定采取折中对策:黑田军团有一万二千兵力,他本人率领一半部队继续驻守海州城,再由军团二号人物、相当于副军团长的大友义统率领另一半部队前往平壤城附近地带“机动游弋、观望权衡”,如果平壤之战陷入僵局或倭军占了上风,他就率领黑田军团留守部队前去助战和抢功劳,如果明军来势凶猛,平壤之战注定没有希望,他就据守海州城或南撤逃跑以保存实力,至于大友义统,如果来不及跑,给小西行长、丰臣秀胜陪葬了也无所谓,反正大友义统又不是他黑田家的人。

跟倭军第二军团是由加藤家的部队和龙造寺家的部队混编组成的一样,倭军第三军团是由黑田家的部队和大友家的部队混编组成的。大友义统的部队要是打光了,对黑田家无损。

义州附近的安州,明军东征部队大营。

中军大帐里,李如松心烦意乱、心急如火地来回踱着步子,尽管前来向他汇报军情的沈惟敬是夏华的人并且夏华本人也在场,但他还是忍不住对沈惟敬发脾气:“你到底是怎么做事的?为什么黑田军团只北上了一半部队?你到底有没有跟小西行长那边商议好?还是出了什么岔子?军中无戏言,你要是胆敢瞒报什么,别怪本督不客气!”

沈惟敬连忙毕恭毕敬地道:“回提督大人,卑职一切都是按照您和夏大人的指示去做的,小西行长也是完全答应了我们的要求,他反复催促黑田长政北上,却不知黑田长政是怎么了,只派了一半部队北上。卑职推测,可能是黑田长政和小西行长关系不佳的原因,小西行长和石田三成素来亲近,黑田长政则很憎恶石田三成,继而对小西行长颇有隔阂,小西行长有难,黑田长政即便出兵相救,也不会立刻救、全力救,一来,他很愿意看到小西行长吃败仗丢脸,二来,他故意拖延相救时间可让他坐收渔人之利。”

李如松按捺住心头的烦躁气闷,他沉吟一下,看向夏华:“夏大人,你确定这小西行长是真心诚意地跟我们暗通款曲的?不会有诈吧?或许,他早就把你和他的密约报告给了丰臣秀吉,如今,他和丰臣秀胜还有黑田长政只是在合伙演戏,从而给我们设下陷阱。倭人奸猾,不可轻信呀!”

夏华先笑了笑,然后肃然正色地道:“提督大人请放一百个心,我敢用自己的项上人头保证小西行长在暗地里跟我们的合作是没有任何诈术的。”

李如松点点头:“夏大人既出此重言,我自然是绝对放心的。”他继而重新疑惑不定,“那他为什么没有说动黑田长政把黑田军团全部带到平壤、带进我们的口袋里?”

夏华轻轻地摇头:“这一点…我也不是很清楚,但他不是成功地把丰臣秀胜的第九军团说动得全部从咸镜道开入平安道抵达平壤地区了吗?”

李如松深感遗憾:“小西军团的一万八千兵力是不能吃的,丰臣军团只有一万一千兵力,加上半个黑田军团的六千兵力,那么,我军此战最多只能吃掉一万七千倭兵,这未免少了点。”他此时的感觉就像一个大胃王准备大开吃戒、狼吞虎咽、大快朵颐,结果却被告之饭菜数量减少一半,自然让他吃不饱。

夏华笑道:“一口气吃掉一万七千倭兵,也不少了,既然进入我军口袋的倭军比预计的少六千人,那我们就细嚼慢咽吧,争取不放跑一个倭兵。”

李如松一脸的意犹未尽:“只能如此了。”

眼下,明军已准备得差不多了,这自然离不开夏华早在战争爆发前就提前布局的措施,兵马、钱粮、武器、军械、辎重物资、情报…俱已就位,比如李如松本人,比起原先历史上,他眼下根本没去参加宁夏之役,一直在鸭绿江对岸调兵遣将、积极战备、统筹策划,对高丽战局可谓了如指掌,可以说,明军是“万事俱备,只等猎物上套”。

明军的猎物是什么?平壤城?只是次要的,平壤地区的倭军才是头号猎物。小西军团已经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