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清正疯了!”举着望远镜,站在一处制高点上,刘企清楚地看到后续的倭兵人群踏着遍地的尸骸血泊犹如蝗虫般继续源源不断地涌上来。
“疯了好啊,”旁边的栾树文笑道,“这种就像输急眼的赌徒的将领,正是敌军最爱的,因为他已经失去理智了,只会让部下们白白送死。赌桌上,输急眼的赌徒最终只会输得倾家荡产,战场上,输急眼的将领最终只会输得全军覆没。”
刘企放下望远镜,微微一笑:“正是如此。”他把目光越过交战区域投向更远处,“援兵快要来了吧?”
群山湾,伏波号蜈蚣战船的船艏甲板上,杨江和欧阳四海交谈着。
“按照计划,咱们接下来分道扬镳,我负责协助这里的陆战,你率领部分战船运输船前去济州岛,在那里设立一个水师基地。”杨江吩咐道。
欧阳四海点头:“明白。”
“另外,你还要跟李舜臣的高丽水师联合作战。”杨江补充道,“但只能在高丽西南部海域,不要打去高丽东南部海域。控制了高丽西南部海域和济州岛,就能确保倭军水师无法窜入我大明领海,那我大明王师的后方海上运输线便可安然无虞。”
欧阳四海略感疑惑:“为什么不打去高丽东南部海域?”
杨江轻轻一笑:“倭国的兵马从倭国本土踏上高丽,不就是通过高丽东南部海域的高丽海峡吗?如果我们控制了高丽海峡,高丽境内的倭军就会成为瓮中之鳖,但倭国本土也无法继续往高丽派遣兵马了。想瓮中捉鳖,得先让瓮中的鳖足够多了,一网打尽的收获才能最大。对我大明王师来说,倭军是缩在倭国本土更好打呢?还是离开老巢、跑到高丽来更好打呢?”
欧阳四海笑道:“懂了。”
杨江嘱咐道:“济州岛的水师基地不光是为打水战而准备的,在时机成熟时,我们将会发兵高丽海峡夺取对马岛,到时候登陆对马岛的部队就是从济州岛出发的,给驻守对马岛的部队输送补充的粮草物资也会事先囤积在济州岛,所以,济州岛很重要。”
欧阳四海胸有成竹:“放心,一切包在我身上。”
杨江点点头,他把目光投向陆上,前去增援李家寨的陆师部队已经开始出发了。
明倭两军交锋,不谈水战只谈陆战,倭军大概也就在守城战中能与明军相抗,打野战的话,倭军很难是明军的对手,因为这年头的野战主力是骑兵,而骑兵恰恰是倭军短板之一。
倭国骑兵也算源远流长,主要产马区在倭国东北地方即本州岛北部,那是倭国最大的产马区,但这个“最大”只是在倭国而言,拿到亚欧大陆上根本不值一提,产马数量并不多,导致倭军里骑兵较少,能骑马的都是武士。倭国内战期间,各大名的军队要么是纯粹的步兵军团,要么是少量骑兵和大量步兵组成的混合军团,不存在大规模的骑兵集团,也没爆发过骑兵集群大战,一来,倭国地形多为山地,大规模的骑兵作战在倭国内战中是行不通的战术,二来,倭国马匹质量较差。倭国是个岛国,倭国马匹繁殖处于封闭状态,导致倭马普遍矮小,在奔跑速度和冲击力量上不如亚欧大陆马匹,虽然倭人也多次从高丽引入种马改良倭国本土马种,但收效甚微。
倭国内战中,哪个大名能出动一千骑兵冲击敌军,就足以是“震撼全国的大手笔”了,到了东亚大陆上,倭军将兵们难以置信地发现:明军也好,蒙古人也好,女真人也好,个个都随随便便就能出动几千甚至上万骑兵,并且战马还优良得多,双方完全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杨江和欧阳四海率领的这支战船队的任务是从高丽西北部悄悄地运送一支精锐的陆师通过海路来到高丽西南部的全罗道,配合李家寨前后夹击、彻底打垮倭军加藤军团。可以说,这是一场多军种配合作战行动,放在后世,这场行动没什么稀奇的,但放在眼下,却是十分罕见少有的。这场行动在技术上没什么难处,明军有水师战船和运输船,黄海内也没有倭军水师,战船队一路乘风破浪、顺风顺水。倭军在理论上是可以预想到明军可能这么做,但是,思维惯性让加藤清正等倭军将领完全想不到明军会从海上登陆全罗道继而在其背上狠狠地捅一刀。
跨海而来的这支明军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孙承宗和袁可立指挥的辽东边军的两个把总,一个是骑兵营,清一色的辽东铁骑,一个是火器营,清一色的火枪火炮,并且装备都是最好,合计一千余人,二是努尔哈赤三弟舒尔哈齐亲自率领的两千女真骑兵。此次高丽战争,建州女真出兵一万,包括五千骑兵和五千步兵,其中,三千骑兵和五千步兵在高丽西北部李如松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