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391节 从山大王到诸侯

第391节 从山大王到诸侯

在李家寨、秦良玉部、权栗部的联合打击下,侵入全罗道的倭军加藤军团即加藤清正率领的第二军团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全军团二万二千人逃出全罗道的只有两千多人,丧命者将近两万——明军也好高丽军也好,都不怎么抓俘虏,看到受伤倒地不能动弹或昏迷的可以活捉的倭兵都是一刀割头,语言不通又导致倭兵们没法主动投降,即便有倭军残兵逃脱剿杀、逃入农村乡下或荒山野岭里,最终也基本上死路一条,不是被高丽平民打死就是饿死病死等——取得了一场堪比平壤大捷的“锦城大捷”。因为李家寨位于锦城附近、交战区域在锦城一带,所以这次大捷被称为“锦城大捷”。

创造这场锦城大捷的明高联军三方里,秦良玉部伤亡最小,仅不到三百人阵亡和受伤,权栗部伤亡不小,超过两千五百人,李家寨伤亡最大,两次李家寨之战让李家寨累计伤亡了四五千人,包括正规战兵、由少年和青中壮年妇女组成的预备兵员、反水的高丽足轻、军属平民等,但李家寨的兵力总数没有大幅度地下降,因为吸纳了大批反水的高丽足轻并且这些高丽足轻已参加过实战,另外,他们被倭军扣押为人质的家人也基本上被秦良玉部救了出来。

大获全胜的明高联军拖着疲倦的身体,喜气洋洋地清点战果、打扫战场,狼藉遍野的倭军尸体和伤兵都被割了脑袋,首级裹上生石灰粉以防腐,无头尸体和地上的各种残肢断臂、鸡零狗碎全部丢进山沟里喂正好在冬天里缺乏食物的野兽——天寒地冻的,引发瘟疫可能性不大,做成京观太费事费力,埋掉又麻烦,地面冻土太硬,烧掉成本高,太耗费木柴和汽油——每具被丢进山沟里的倭军尸体都是赤条条的,因为衣甲帽盔都被扒掉了,加上兵器军械、粮草车马旗鼓、金银钱财等物,缴获的战利品堆积如山,没损坏的衣甲帽盔刷上一层跟倭军不同的油漆给新兵们用,损坏的修修补补再利用。自家伤者都被抬去救治,阵亡者都被稳妥安葬、入土为安,立功者的奖赏、伤残者和战死者家属的抚恤给予发放…一切都是有条不紊。

通过这场大胜,李家寨获得的战果还有最重要的地盘。先前,李家寨的兵马都集中在李家寨,并不出寨下山占地盘或收复沦陷区,这是为了不分兵、避免被倭军逐个击破、集中力量在有利于自身的防御战中痛击倭军,如今,李家寨可以抢地盘、扩大势力范围了,因为全罗道的北面是李家寨,东面是金时敏坚守的晋州城,只要这两个地方不丢,倭军就打不进全罗道,海上又有李舜臣,倭军也无法从海上打进全罗道,此战过后,倭军一方面深受震撼,不敢轻易再进全罗道攻打李家寨,一方面明军已经进入高丽作战了,倭军顾不上再打李家寨,所以,全罗道已经安全了。

全罗道境内已无倭军,可以说,全罗道已重新成为高丽国的领土,但该道与高丽朝廷此时的统治区之间隔着大片的倭军占领区,就是一块陆路不通的飞地,高丽朝廷此时对该道是鞭长莫及的,无法实质性地接管该道,那么,该道的归属权就落在该道本地势力的手里了。全罗道境内最强的本地势力就是“李尧臣”统领的李家寨,其次是权栗的部队。

李家寨不出手占领全罗道,难道让给权栗吗?

大胜之后,李家寨迅速抽调出多支兵马出寨下山,一支赶去了晋州城,不但带去上千兵力,还带去大批缴获到的倭军的兵器军械盔甲粮草物资和秦良玉部提供的一些火炮,都是用于援助金时敏的,如此一来,晋州城更加固若金汤了,全罗道东面的屏障更加牢不可破了;

另外几支兵马分头并进,占领了锦城、全州、光州等全罗道境内的大城市和重要城市,在这其中,全州和光州是权栗的地盘,但刘企抢权栗的地盘抢得名正言顺,他此时是全罗道巡边使即全罗道军区司-令,全罗道的高丽军兵马都归他管,按照编制,权栗也是他的部下,无权反对刘企的兵马调动部署,至于权栗的部队,刘企以全罗道巡边使的身份命令他们前往庆尚道或忠清道抗倭。——受到“蝴蝶效应”影响,权栗此时的官级没有历史上同期那么高,低于刘企。

对刘企明火执仗的抢地盘行为、司马昭之心似的用意和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命令,权栗既气急败坏、恨得牙痒痒又无可奈何。

先前,刘企只是“山大王”,如今,他有了地盘即城池、土地、治下人口加上兵马钱粮,摇身一变升级成了一方诸侯。

刘企奉夏华密令在高丽活动,目的是趁着这场高丽战争崛起为高丽的民族英雄、抗倭功臣、著名将领继而跻身高丽朝堂之上,成为高丽的核心高层之一、手握大权的重臣,这是一个长远而重大的计划,“李尧臣”必须在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