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421节 父子都在掌控中

第421节 父子都在掌控中

李珲沉默半晌,向夏华行了一礼:“还请夏大人教我。”

夏华呵呵一笑:“高丽是大明的藩属国,国王即位、王世子继位都要得到大明朝廷批准,所以,李珒活着对你造成的威胁有两重,一是天然的长幼顺序,二是大明朝廷的态度。实不相瞒,只要李珒还活着,大明朝廷就不太会支持你继位,为什么呢?这跟大明朝堂上的国本之争有关。我大明皇帝目前有两位皇子可被立为储君,一是皇长子,二是皇三子,诸位大臣支持和拥立皇长子,但皇上喜欢皇三子、想要立皇三子,为此,皇上和众大臣闹得很不愉快。众大臣反对立皇三子为储君,就是长幼有别,坚定立长子而非幼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明朝堂上的诸位大臣就算知道你光海君贤良、他临海君失德,也不会支持你的,否则,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哦,大明朝廷允许高丽二王子挤掉大王子继位,却不允许自家的皇三子挤掉皇长子继位?这说得通吗?”

李珲的脸色变得阴郁无比。

夏华说的是事实,也是历史上后来发生的事。受明朝国本之争牵连,李珲的继位道路十分坎坷,本来嘛,高丽是大王子继位还是二王子继位,对明朝而言没什么区别,但明廷的朝臣们为了在本国的国本之争中压制住万历帝,故意不支持李珲继位高丽王,这也导致李珲后来“名不正言不顺”地继位后内心深处一直对明朝耿耿于怀,再后来,后金崛起并与明朝开战,明政府要求李珲、高丽朝廷出兵助战,李珲阳奉阴违、推三阻四,他一方面继续臣服明朝、对明朝恭恭敬敬客客气气,一方面又跟后金“保持关系友好”甚至暗通款曲勾勾搭搭,须知,这可是明倭高丽战争后没多少年的事,明朝在倭国入侵中救了险些亡国的高丽,高丽却在明朝需要帮助和回报时两面三刀、见风使舵,可谓忘恩负义。

李珲在明金战争中采取这种首鼠两端、见风使舵的骑墙对策,一是高丽在高丽战争中近乎一蹶不振,本就不强的国力为之元气大伤、迟迟没有恢复,对增援明国确实是有心无力,二是李珲心里并不完全忠于明朝,就是因为明朝当初不支持他继位。从某种意义上讲,李珲在明金战争中选择“中立”以明哲保身并非完全错的,高丽穷弱,想帮明国也帮不了,但是,他错就错在他不帮明国时还跟后金“关系不错”,大哥有难,小弟帮不上忙也就算了,还跟大哥的敌人眉来眼去?况且大哥还对你有过救命之恩呢,这就实在说不过去了,纯属反骨仔。

李珲不忠于明朝让高丽上下一片哗然,高丽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记得当初倭国入侵、高丽险些灭亡、全靠明朝派军救援复国,明朝对高丽有再造之恩,哪怕舍生忘死,高丽也该全力帮助和回报明朝,于是,李珲“公报私仇”的行为让他激起高丽全国上下反对,最终导致他被废,成为一个既无庙号也无谥号的高丽君王。

李珲的惨淡下场是他咎由自取,但如果可以改变历史,把他改造成一个也对明朝忠心耿耿的高丽君王,自然更符合华夏的利益。

“所以呢,”夏华慢悠悠地道,“你大哥李珒如果人间蒸发了,你这个老-二自然就成了老大,不管是根据长幼顺序还是法理、祖制,下一任高丽王都非你莫属,到时候,不光高丽国内人人支持你,大明朝廷也会顺理成章地支持你,对吧?”他意味深长。

李珲握紧拳头,他低声道:“夏大人您这是要帮我一把吗?”他说得很隐晦,所谓的“帮我一把”就是“替我杀了李珒”。

夏华笑道:“当然,但你别误会,”他露出一个戏谑的表情,“李珒只是人间蒸发,不是死了,我可没说要杀了他,他只会在该人间蒸发时一直杳无音信,也会在该露面时重现人间。”

李珲明白夏华的意思了。

李珒在夏华的手里,但夏华并不会杀了他,而是会一直幽禁着他,就是找个只有夏华知道的地方好吃好喝地养着他,在外界看来,李珒是在高丽战争中先被俘、后失踪了,八成已经凶多吉少、死于倭寇之手或战乱,那么,李珲就是李昖还活着的众儿子里的老大、长子,加上他已被正式册封为王世子,下一任高丽王自然非他莫属…这一切的前提是他必须听夏华的话,如果他不听,“失踪”的李珒就会重现人间,对他继位的法理重新产生威胁,特别是明国朝廷,肯定会改为支持李珒、反对李珲。

夏华手里的李珒是他用于威胁、拿捏、控制李珲的一柄利器。

“你的威胁除了在长幼顺序上天然盖你一头的李珒,还有最深受你父王宠爱的四王子信城君李珝。”夏华接着道,“但李珝对你造成的威胁并不大,因为他是老四,大明朝廷非常注重长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