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437节 得到改善的明朝财政

第437节 得到改善的明朝财政

豪强大族们想要“低买高卖”,以前,我没得选,现在,爷大不了运货去广东通过新安、广州、潮州卖给外国人。

迫于这个形势,闽浙苏的豪强大族们不得不进行低头和退步,让出一部分利益,毕竟,少赚银子总比一无所获好。比起苏浙,豪强大族势力相对薄弱很多的福建“反水”得最明显,福建的那些豪强大族普遍很识时务:撇开朝廷吃独食是行不通的,与其抗拒朝廷,不如老老实实地选择跟朝廷合作,好歹能分一杯羹。就这样,福建的福州、漳州、泉州港口都渐渐地被明政府“收为国有”,虽然肯定不能完全“国有化”,但明政府从此三处港口外贸中获得的利益比以前多得多了。

满打满算,在去年,广东的三个通商口岸给明政府和万历帝赚了五百多万两——除了新安市舶司的四百万两,还有广州、潮州市舶司的一百多万两——福建的三个通商口岸则给明政府和万历帝赚了大约一百万两,合计六百余万两。

新安市舶司开张第一年赚到的一百五十万两被朝廷各部分得干干净净,万历帝下手“稍慢”导致他一毛钱都没捞到,第二年赚到的三百万两被万历帝捞走一百万两,二百万两给了国库和朝廷各部——夏华单独交给万历帝的二百万两自然被万历帝全部吞掉了——第三年,粤闽二省六口岸一共上交了六百余万两,被万历帝捞走二百万两,四百万两给了国库和朝廷各部特别是兵部。

治国也好,打仗也好,都是烧钱,治国就不用说了,各部年年都要拨款,从去年开始,明政府的财政压力陡然激增,因为先后爆发了万历三大征。夏华深知明朝打不打得下去全看国库财力撑不撑得住,所以他一直非常关心明政府的财政问题。

这件大事没必要从朱元璋开国时说起,单说万历朝,万历帝刚即位时,大明朝的财政情况只能说是…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烂透了,每年不但没有盈余,还要亏损二三百万两,全靠寅吃卯粮、拆东墙补西墙撑着,幸好张居正力挽狂澜,他对全国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的改革,包括全面丈量全国的农田,把被豪强大族们隐瞒不报的私地、新开垦出的田地等都严格地查漏补缺了,结果,全国的农田从先前的四百多万顷增至七百多万顷,农田增多了,农业税自然随之增多,原有的赋税制度也被他改革过了,经过持续十年的苦心经营,当张居正去世时,明政府国库里足有四百多万两银子的盈余。

万历帝亲政后,国库里的银子很快被他花得干干净净,明政府又过上了月光族的日子,好在,张居正生前打下了坚厚的基础,让明政府一年能收到三百万两的税,基本上是农业税,数字大得多的商业税和外贸收益都被既得利益集团吞掉了。

明政府一年三百万两的税,各省分别占多少呢?第一名是南直隶,占了20%多,第二名是山东,占了近18%,第三名是山西,占了13%多,接下来是河南和陕西,都占了10%不到,接着是浙江,7%多,再接着是北直隶,6%多,再再接着是江西和湖广,都是5%左右,除了以上省份,剩下的省份都只是零头,广东和四川差不多,都是2%多一点点,福建是2%不到,广西、云南、贵州都低于1%,广西是0.7%,云南是0.5%,贵州是0.1%。

明政府一年收到三百万两的税,广东只占2%多一点点,也就是说,明政府一年从广东收到的税银是六万多两。

六万多两,少得简直令人发笑,但这就是事实。

因为夏华,广东去年交给明政府的税除了几万两农业税,另有五百多万两的商业税和外贸收益,猛增了差不多一百倍。可想而知,万历帝是多么的“爱死了”夏华。

明政府去年收到的税除了常规的三百万两农业税,还有四百多万两商业税和外贸收益,总计七百多万两,比以前翻了足足一倍多,并且这还是被夏华和万历帝先后雁过拔毛的数字。

不仅如此,明政府能动的钱除了朝廷国库里的银子,还有万历帝自己的小金库。必须承认,万历帝虽然臭毛病一大堆,但他在军国大事上还是拎得清的,当国家急需用钱、国库没钱时,他会用自己小金库里的钱补上——虽然历史上的他在事后会变本加厉地搜刮老百姓挽回自己的“损失”——这三年,光是市舶司的商业税和外贸收益,万历帝就捞了三百万两,还有夏华单独交给他的二百万两,外加夏华给他出的办镖局、卖彩票、卖灯油等赚钱金点子,万历帝这三年肯定捞了超过一千万两。要不是打仗需要钱,万历帝现在已经创办连锁银行了。

历史上,明朝打宁夏之役花了二百万两,打播州之役又花了二百万两,进行明倭高丽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