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负责人之一。
沈秉懿看起来完全不像一个精明强干的锦衣卫头子,倒像一个土财主,脸上笑容可掬,长得人畜无害。
“夏大人,事情是这样的,”沈秉懿讲述道,“我大明王师和高丽军正在攻打着金泉城,倭军新任总大将丰臣秀次亲自率领多个军团前来增援,与我大明王师在金泉城外爆发交战和展开对峙,但在昨天,丰臣秀次派遣密使与我们取得联系,声称他有意投顺我大明朝、反叛丰臣秀吉、协助我大明朝颠覆丰臣秀吉政权。”
夏华心头一喜:“当真?”
沈秉懿点头:“千真万确。”
“真是匪夷所思呀!”李如松感慨道,“这个丰臣秀次可是倭国关白,还是丰臣秀吉的外甥、养子,按理,此人应对丰臣秀吉忠心不二、死心塌地,没想到他居然要反叛丰臣秀吉,由此可见,丰臣秀吉气数已尽、败亡覆灭在即!”
“我们一开始也根本不相信,”沈秉懿解释道,“认为这是诈降计,但丰臣秀次的密使告诉我们,丰臣秀次在倭国的地位和他的性命都已岌岌可危。丰臣秀次本是丰臣秀吉的外甥,之所以被丰臣秀吉收为养子、授予倭国关白大位、确定为丰臣家政权的接班人,是因为丰臣秀吉没有亲儿子,丰臣秀吉原有两个亲儿子,但都夭折了,然而,数月前,丰臣秀吉的一个侧室再次有了身孕并且被名医高人确定是个男婴,这样一来,丰臣秀次的地位就变得尴尬了,外甥再亲,也不如亲儿子,丰臣秀吉为了让他的亲儿子日后接班继位,肯定会铲除丰臣秀次,可能不但要撤他的职、夺他的权,还会要他的命。丰臣秀次也不是傻瓜,他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潜在的危机,不甘束手就擒、坐以待毙的他由于自身难以反抗丰臣秀吉,所以,他有意投顺我大明朝、反叛丰臣秀吉、协助我大明朝颠覆丰臣秀吉政权。”
夏华微微一笑,对此内幕,他是心知肚明的。
李如松抚须而笑:“锦衣卫潜伏在倭国的密探已查实丰臣秀次所言非虚,如此,可断定丰臣秀次的投顺之意十有八-九是真的。”
“这确实是一件极其有利于我们的大好事。”夏华颔首。
沈秉懿看着夏华:“丰臣秀次提出请求,他说事关重大,希望可以跟夏大人您面对面地谈一谈。”
“我?”夏华有点吃惊,“他为什么要跟我面对面地谈一谈?”
沈秉懿道:“因为这不是小事,是大事,我们和丰臣秀次毕竟还是敌人,都防备、猜忌、不信任对方,丰臣秀次也怕自己被欺骗,希望他本人跟我们这边的有分量的大人物亲自面谈,一来互相展示诚意,二来尽快敲定此事,通过使者传话显然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比起李督帅,夏大人您是皇上的妹夫,更接近皇上,丰臣秀次是要投顺皇上而不是李督帅,所以,他指名要跟您亲自面谈。”
“万一这是倭人的诡计呢?”李建业在旁不安道,“公玉兄岂不是身陷险境?”
沈秉懿笑道:“这一点,夏大人是不用担心的,我们会做好周全安排。”
李建业还是不放心:“可否派人顶替假冒公玉兄去见丰臣秀次?”
沈秉懿摇头否决:“高丽境内有很多倭人密探和暗中投靠倭人的高丽人,其中有人见过夏大人,所以,丰臣秀次身边的人知道夏大人长的什么样子,如果我们派人顶替假冒夏大人,丰臣秀次见了后,就知道来的夏大人是假的,他本就对我们不放心,见我们没有诚意,肯定打道回府、拒绝投顺。”
李建业反问道:“那我们能确定跟公玉兄面谈的丰臣秀次是本人吗?”
沈秉懿点头:“能的,我们这边也有密探亲眼见过丰臣秀次本人。”
“公玉兄?”李建业看向夏华。
夏华沉默不语,陷入急切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