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夏华一行包围在了这个小盆地里,保护和接应夏华的李宁却不知去向,这个圈套不只是倭军的,明军这边有人在暗中配合倭军,联手想要害死夏华,牛利就是一个证据。李宁是谁的部将?答案无需多言。
“没有!没有!”李建业急切地道,“我父亲…身不由己,但他是默许我赶来救公玉兄的。”
“默许?”夏华念了一下这个意味深长的词。
李建业长叹一口气,他满面羞惭:“公玉兄,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
当李如松和李如桢在书房里对话时,李建业恰巧有事来找李如松,他在窗外偷听到了李如松和李如桢的部分对话,觉察到什么的他大惊失色,急忙想去救助夏华,当时,李如松偏过头,看向窗户,看到了李建业,李建业在边跑边回头时也看到了李如松,父子二人对视一眼,李如松没有再说话,而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由此可见,他的态度其实是十分微妙的。
“此地不宜久留,倭军也看到了烟花,马上就会追过来,大家快转移!”夏华吩咐众人。
众人一起应了一声,策马而走。
秦良玉骑着马靠近在夏华马车边,关切担忧地问道:“夫君,你有没有受伤?”
夏华摇头,然后问道:“你是怎么过来的?”
秦良玉脸色复杂:“是李建业赶过来通知我的,他告诉我,李宁已经率部悄悄地撤离了,你身陷险境,我必须赶快去救你。夫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她也是一头雾水、惊怒交加。
夏华心头涌起感动:“李建业是真心诚意地把我当朋友的,此时此刻,我们已指望不了李督帅的部队来救我们,杨将军的部队又不在,唉,李建业不但给你通风报信,还亲自跑来跟我待在一起,他这是逼李督帅发兵救我。”
秦良玉听得愈发不解,她咬牙道:“李家人究竟在打什么主意?我其实从一开始就觉得整件事很不对劲,我联系不上李宁,看到你在的地方乱哄哄的,以为他去救你了,我不知道你在哪里,李宁又没派人来联系我,让我既心急如焚又不知所措。”
夏华沉默不语。
夏华和李家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双方相当于军政盟友,然而,双方在一件事上存在很大的分歧甚至是矛盾,那就是女真问题。女真三大部,努尔哈赤是建州女真的首领,同时,他还是李家的人,李家人非常信任他并长期支持他,他肯定也重重地回报了李家,努尔哈赤已经统一建州女真,正磨刀霍霍地想要攻伐海西女真,一旦他灭掉、吞并了海西女真,加上东海女真一盘散沙、实力弱小,那他就能统一女真三部,对此,李家是支持或起码不反对的,甚至还认为努尔哈赤越强就越有利于李家,然而,夏华跟李家正好相反。
夏华具有“民族平等”思想,他不会灭掉女真,只会想方设法让女真更好地融入华夏,同时不让女真坐大,所以,努尔哈赤统一女真之举遭到他暗中破坏,所以,他支持海西女真,还支持努尔哈赤三弟舒尔哈齐。努尔哈赤不是傻子,肯定觉察到了,他拿夏华没办法,但他有很大的靠山。
“李宁是李督帅的嫡系部将,他故意跑掉,让公子你陷入倭军包围,难道…李督帅正是幕后主使?”赵炎在旁忍不住惊愕。
夏华摇头:“不是李督帅。李督帅为人刚正磊落,不屑干这种背后暗算人的勾当,加上他跟我私交不浅,还有李建业的关系,他是不会害我的。”
“那是谁?”
夏华淡淡道:“这世上能逼迫李督帅干出违心事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皇上,另一个…”他呵呵一笑。
赵炎当即想到了:“他的父亲!李成梁!”
夏华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因为这种事是没有证据的。
李成梁是个很复杂、很矛盾的人,一方面,他是大明朝的辽东长城,有他坐镇,辽东境内境外各族都翻不起大浪,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大军阀,不仅如此,此公的寿命还很长,历史上的他足足活了八十九岁,晚年时,他“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据说,他晚年曾一度有借助努尔哈赤兵马袭取高丽、自立为王的野心。
对李成梁来说,努尔哈赤就像他的亲儿子,实力自然是越强越好,夏华却在打压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把此事告诉他——肯定是添油加醋的——他心里是怎么想?他给李如松授予密令,李如松岂敢不从?
当然,这一切都是夏华的推测,即便非常合情合理、就是真相,也没有证据。
“停!”正当夏华心潮起伏时,秦良玉忽然大喝一声。
全队纷纷停下来,因为前面出现了一支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