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467节 兵发济州岛(2)

第467节 兵发济州岛(2)

队主力消灭在高丽境内,想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断绝高丽境内倭军逃回倭国本土的退路,关键正是高丽海峡中的对马岛。

秘密集结在济州岛准备进攻、夺取、坚守对马岛的明军地面部队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杨文部,二是骆尚志部,三是童元镇部。童元镇原先是广西总兵,特被调来参战,因为他“熟知岛情”,童杨骆三部的总指挥也是他,因为他是总兵,杨文是副将,骆尚志是参将。三部合计一万四千余兵力,从表面上,明军以一万四千余兵力阻断二十万倭军的后路,未免少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首先,这些明军是乘船长途奔袭的,运输力受限,船队运不了太多兵马,其次,比起兵马,粮草物资更重要,粮草物资不够,再多的兵马也没用,所以,船队大部分运输力是用于运输粮草物资的,再者,童杨骆三部的作战任务只是进攻、夺取、坚守对马岛,拿下对马岛和守住对马岛就行了,海上交给陈璘、邓子龙的水师,陆上交给明军主力,他们又不需要跟二十万倭军一对一。

在陈璘、邓子龙的身后,夏华还看到一个他从没见过的“老熟人”,正是漆川梁海战后被李昖不得不重新启用的高丽水军主将李舜臣。对李舜臣来说,高丽水军很悲哀,好不容易积攒下的家底被权栗、元均败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寥寥可数的船只,沦为了一个打酱油角色,他即便精通水战,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过,他仍然英雄有用武之地,陈璘、邓子龙把他请来让他担任“高级参谋”和“向导”,因为他对高丽南部海域的水文非常熟悉,有他带路,明军水师才能顺利地从济州岛杀到对马岛。

谈笑风生中,战船稳稳地驶到明军在济州岛临时修建的一座港口,众人鱼贯下船上岸,举目望去,这济州岛在后世不愧有“东方夏威夷”的美称,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群峰耸立,原野一马平川,郁郁葱葱的草场犹如绿色的地毯覆盖着大地,望之令人心旷神怡。港口附近一大片开阔地都已成为明军的军营,临时搭建的帐篷、修建的木屋房舍遍地开花且井然有序,一座座大型的房舍正是军用仓库,里面储备满了堆积如山的兵器军械、盔铠衣甲、医药被服、粮食草料等。

朝更远处看去,只见军营区边缘大片地带已被开垦成了农田,种满了蔬菜瓜果和水稻、小麦、玉米、番薯、马铃薯等粮食作物,还有很多养殖场,圈养着牛羊猪鸡鸭鹅等家畜家禽。这让夏华十分欣慰,因为这正是他要求的,明军在高丽境内必须最大限度地自己动手、自给自足,后勤靠本土提供和高丽就地提供都不保险,必须一边打仗一边种田。

除了明军官兵,夏华还看到很多平民,都是生活在济州岛的高丽百姓,他们起初看到明军登岛上岸,还有些紧张和担忧,但明军保持着良好的军纪并花钱或用实物作为报酬聘用他们为明军干活,这让他们十分愿意,积极地为明军服务,帮明军盖房子、种田、打渔等等。

后勤是没问题的,夏华随后前去巡视了明军的战船。

明军战船包括二十艘蜈蚣战船和几十艘用大型商船改造的战船。陈璘通晓水战,杨江对水战武器很有研究,加上后方还有赵士祯等火器专家和夏华这尊财神爷,他们的水师自然被建设得日新月异,每艘战船都战斗力十足。

倭军战船以火枪为主武器,明军战船以火炮为主武器,双方高下立判。

陆上的大型火炮约二百步距离开火,中型火炮约一百五十步开火,小型火炮约一百步开火,海上战船火炮跟陆上小型火炮差不多,至少要在一百二十步距离上才能开火,为加强火力,陈璘和杨江在蜈蚣战船上新增了戚公当年为水师战船设计的“无敌神飞炮”,该炮是一种重型佛朗机炮,有点类似于无敌大将军炮的加强版,重千斤以上,可发射二十五斤重的实心弹,足以击碎敌船,跟同期西方海战常用的舰艏射石炮很像。之所以要新增无敌神飞炮,是因为发熕炮发射的铅包铁弹往往不超过四斤,佛朗机炮铅子更往往不超过一斤,杀伤敌方人员是绰绰有余的,但想打穿、击碎敌船就不够了。

明军水师此时的“战船武器四件套”分别是发熕炮、佛朗机炮、百子铳、鸟铳,其中,百子铳是改进型虎蹲炮,加长了身管,射程相应增加,并有旋转机构,射角灵活,佛朗机炮也有调节装置,利于瞄准。作战时,这四种船载武器由远至近的依次开火顺序便是:发熕炮、佛朗机炮、百子铳、鸟铳,即便是射程最远的重型火炮,也要在百步距离上靠近了才能开火。

除了这“四件套”,明军的战船上还有喷筒、火砖等传统燃烧性火器,火箭也是可用的,有效射程至少百步,可焚烧敌船。

对明军水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