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骨、鹿茸、毛皮、人参、东珠等等,但这些东西产量不高,就算获得利润,也只富了贵族们,广大老百姓难以获利受益,所以,辽东需要经济支柱产业,开矿什么的只是空中楼阁,难度太大、成本太高,绕来绕去,辽东还需要一种能在当地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
“因此,”夏华接过话头,“首先,我们在辽东推广种植玉米、番薯、土豆,提高当地粮食产量解决当地人的吃饭问题,其次,我们在辽东推广种植棉花,解决当地人的穿衣保暖问题,第三,我们在辽东推广种植大豆,给当地人提供一项经济支柱产业。”
“对!”夏星河连连点头,“大豆最合适,既能跟玉米、番薯、土豆一样可以吃,也能跟棉花一样可以卖钱。”
夏华之所以这么重视大豆,是因为大豆正是此时辽东地区最佳的经济作物。辽东辽河两岸都是黑土地,非常肥沃,极其适合广泛种植大豆,大豆可以当粮食吃,它营养价值很高,众所周知,乾隆帝养生有方、寿命很长,他平时最爱吃的食物之一就是用东北大豆做的豆腐。除了直接吃、做成豆腐外,大豆还能榨油,榨油后的大豆产生的豆饼更值钱,因为这是十分重要的饲料和肥料,是江南等内地农业发达地区非常需要的商品,并且江南一直不是华夏的大豆种植区。——话说江南人连粮食都懒得种,都忙着种桑树养蚕做丝绸卖钱呢,哪里还会把宝贵的土地用于种大豆。
辽东人种大豆卖给内地,这是一个历史大趋势,在明朝,这件大事初具雏形,到清朝,这件大事正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至西元1800年,东北卖给内地的农产品一年已超过400万石,其中足足250万石就是大豆,同期的江南通过大运河运到燕京等地的粮食也不过一年400万石左右。夏华现在着手提前若干年促进这件大事早日形成产业链,自然是意义无穷的。
辽东人不但需要吃饱、穿暖,还需要有个赚钱的路子,这年头,在辽东开矿发展工业纯属天方夜谭,还是要以农业为根本的。辽东人种什么能赚钱呢?就是大豆。靠虎骨、鹿茸、毛皮、人参、东珠等辽东特产是不靠谱的,内地的粮食可以一船船地卖去辽东,辽东的虎骨、鹿茸、毛皮、人参、东珠能一船船地卖去内地吗?
不管是从中原灾区组织流民去辽东定居还是推广种植玉米、番薯、土豆、棉花和大豆,夏华的这几项大手笔都只提供给海西女真和脱离建州女真的舒尔哈齐,至于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关他什么事?以德报怨从来不是夏华的风格。
可以想象,随着时间推移,海西女真四部和舒尔哈齐部又吃饱穿暖了又种大豆赚钱了,努尔哈赤实现他“雄心壮志”的希望将会越来越渺茫。
夏华没有售卖或赠送武器军火给海西女真和舒尔哈齐然后鼓动他们打努尔哈赤,因为这么做太敏-感,会被朝廷里一些人抓住口实,也等于跟李家彻底决裂,再说了,打打杀杀多不好,和和气气过日子赚钱不好吗?夏华帮助海西女真和舒尔哈齐的部下们推广种植大豆以此改善女真民生,此举任谁也挑不出毛病。
跟夏星河商议完毕这件大事后,夏华走到海边眺望着海天一色,估计一下时间,一路顺风的明军水师战船队快要开入高丽海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