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488节 丰臣秀吉的心路转变

第488节 丰臣秀吉的心路转变

“那么,”前田利家低声道,“我们就必须向明国皇帝认输、低头,对明国称臣、纳贡、尊奉明国为东瀛的宗主国,您还要亲笔写一道降表派遣使臣前去燕京上呈给明国皇帝,向他敬献上大批礼物。”他叹口气,“都到这个地步了,我东瀛学学高丽也不是不可以,高丽二百年来老老实实地给明国当藩属国,尽享太平安宁,明国也未亏待高丽。老子有云,飓风过岗,伏草惟存。太阁殿下,这虽然是屈辱,却也是谋略和智慧。”

丰臣秀吉眼神深邃,他嘴角抽-动了一下,没有说话。

既没有发怒或反对,丰臣秀吉的态度就已经很清楚了。

在沉吟许久后,丰臣秀吉开口道:“恐怕,这难以让明国皇帝满意和放手。”他对自己做过的事是最清楚不过的了,集结全国兵马,悍然攻打明国的小弟高丽,还放言要把高丽的大哥明国给一起收拾了,把明国皇帝赶出燕京、把倭国的首都从京都迁到燕京、让倭国天王入主紫禁城坐进金銮殿、他和他麾下的大名们瓜分明国的土地、他已经预定好把明国的江南地区划为自己以后的新领地…都这么明火执仗了,哦,现在打不过了,说几句软话就能换来明国皇帝手下留情、不予追究?丰臣秀吉自己都觉得不可能,换成是他,非把这种胆敢挑衅自己的家伙打得永世不得超生不可。

“太阁殿下所言甚是。”前田利家点头,“确实,就靠这几样,还难以换取明国皇帝的网开一面和我东瀛绝处逢生的生机,但我们还有别的。太阁殿下,我东瀛是四面环海的岛国,自古以来没有外患,明国则位于大陆之上,自古以来外患频繁,南有南蛮,北有北狄,西有西戎,特别是长城境外的胡虏,一直是明国的心腹大患,哦,明国还有内忧,正是杨应龙等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西南土司。如果,我们在降表中声称我们愿意臣服明国皇帝并为明国皇帝效忠,出兵为他征伐境外胡虏和境内叛贼,他岂会不愿?”

这个另辟蹊径的设想当即让丰臣秀吉心神怦然一动:“有道理,有道理啊…”

前田利家接着道:“对被困在高丽境内的那一二十万我东瀛军,明军必会发动强攻将其消灭,但如果可将其收为己用,我想,明国皇帝肯定心动,北方的胡虏、西南的土司,他都想剿灭掉,我东瀛军为他打仗,自然好于他出动本国兵马。说得难听点,我东瀛军、北方的胡虏、西南的土司,在明国皇帝心里都巴不得死光最好,一起打他对他最不利,互相打起来对他最有利。太阁殿下,您可这么跟明国皇帝说,您愿意臣服于他,东瀛从此会像高丽那样忠心不二地尊奉明国为宗主国,为表达您的诚意,也请求明国皇帝给您一个机会,请他不要消灭高丽境内的东瀛军,您接下来会下令那些东瀛军服从明国皇帝的命令,开赴长城境外或明国西南为明国征讨叛逆。如此,我们不就有了让明国皇帝感兴趣的东西了吗?乞和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了。至于高丽境内的东瀛军,应该会有一半人在几年后活下来回到国内,虽然损失惨重,但总好过全军覆没。”

“是呀,是呀…”丰臣秀吉感到自己的思路一下子拨云见日。

打不过明国、自己的儿子又快出生了,在这个时候,丰臣秀吉已经放弃他的对外开疆拓土的宏图霸业,只想着“维-稳”,赶紧结束跟明国的战争,把重心转回国内,巩固丰臣家政权的稳定,压制住国内的一切不稳定因素,给自己的儿子以后接班继位扫清障碍铺好道路。

前田利家继续道:“我相信,明国皇帝内心里对我东瀛是颇感忌惮的,即便明军在高丽战场上完全获胜,又如何?明军难道还能跨海攻打我东瀛本土?在高丽,天时地利人和可谓都在明军那边,但战场如果转移到我东瀛本土,天时地利人和可就不在明军那边了,我东瀛上下将会众志成城、保家卫国,明国想征服我东瀛,谈何容易,强行维持战争只会得不偿失,昔日,蒙古人何其强盛,连续两次妄图东征我东瀛,最后都惨淡收场,明国皇帝肯定会引以为戒,不敢重蹈蒙古人的覆辙。我东瀛既愿臣服于明国,明国就没有理由对我东瀛赶尽杀绝。”

“没错,没错…”丰臣秀吉原本黯淡的眼睛里出现了神采,原本阴云密布的心头出现了一缕阳光,他重新看到了希望。

此时的倭国跟三百几十年后把半个亚太地区卷入腥风血雨的东瀛帝国是两码事,虽然一脉相承,但万不能混为一谈,这就好像一个罪犯,从小偷小摸到杀人放火毕竟是存在一个进化过程的。三百几十年后的倭国是黑-社会团伙,此时的倭国还处于比较初级的恶霸级别。在三百几十年后那场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的末期,哪怕东京都已经被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