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506节 陷入死局的丰臣秀吉

第506节 陷入死局的丰臣秀吉

倭国,九州,名护屋城。

丰臣秀吉的房间里,丰臣秀吉一言不发地听着前田利家的报告,越听,他脸色越难看,到最后,他已是脸色铁青,面皮黑得能滴出墨水。

“岂有此理!”前田利家报告完后,丰臣秀吉紧握着、微微发抖的拳头猛地砸在了旁边地板上,他微微地喘着粗气,“欺人太甚!明国欺我太甚!简直是视我丰臣秀吉和堂堂东瀛如无物!士可杀,不可辱!明国皇帝这是痴心妄想!”

按照丰臣秀吉的设想,他已经放弃夺取高丽的土地——更不会打明国的主意——逼迫高丽向倭国屈服和臣服、要求明国把公主嫁给倭国天王等,已经做出了重大的让步,还又“纡尊降贵”地向明国写降表、称臣、纳贡,率领倭国从此尊奉明国为宗主国、让倭国从此成为明国的藩属国、愿意把那些被明军困住的倭军交给明国当雇佣军用…在他看来,他已经退让到了极点,明国完全可以感到满足和满意、见好就收了,没想到明国“贪得无厌、欲壑难填”,不但把他主动提出的条件全盘接受,还提出了多项让他忍无可忍、肆意践踏他的底线、直击倭国核心利益的条件,割让三处小岛、控制九州地方和四国地方、每年上贡大量钱财…这些条件不但会让倭国完全被明国控制、被明国榨干,还把丰臣秀吉的颜面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普通人在忍无可忍时都会发火,丰臣秀吉好歹是一邦之主、一代枭雄,岂能没有脾气?

说起来,倭人跟高丽人、琉球人、安南人等有个非常明显的不同之处,那就是:自命不凡。面对华夏这个庞然大物,高丽人、琉球人、安南人等都选择臣服,这也没什么可耻的,大国有大国的霸世之道,小国有小国的立身之术,邻国是个强大的国家,本国打肯定打不过,只要邻国不恃强凌弱、咄咄逼人,向其臣服就是一种自保求存的智慧,非要硬碰硬以卵击石,那绝不是有骨气,而是愚蠢找死。高丽人、琉球人、安南人等就是这么做的,唯独倭人没有。

上千年来,倭人从来没有尊奉华夏为宗主、不把自己视为华夏的藩属,而是认为自己跟华夏是平起平坐的,比如隋朝时,倭国曾派使团出访华夏,呈给隋炀帝的国书的开头是“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隋炀帝看完后勃然大怒,一来,在东方,只有华夏的皇帝才能自称天子,倭国天王算什么东西?也能自称天子?二来,倭国天王自称“日出处”天子,称呼华夏皇帝是“日没处”天子,倭国是日出、华夏是日没,这简直就是侮辱华夏。在惹怒隋炀帝后,当时的倭国天王不得不做出一定让步,把国书开头语句改为“东皇帝敬白西皇帝”,但还是把自己摆在跟华夏平等的地位上。

倭人认为倭国是“神佑之国”,自己是“神国”的子民,从来不认为自己跟高丽、琉球、安南等国是一类的,而是跟华夏一个级别的“世界级大国”。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曾派使臣出使倭国,要求倭国臣服于明朝,也没提什么过分的要求,就是希望倭人在名义上尊奉明朝,结果倭人直接杀害了明朝使臣,朱元璋怒得恨不得当即发兵攻打倭国,但又担忧明军会重蹈当年元军的覆辙,只得咽下这口恶气。

居于弹丸小岛却如此妄自尊大,倭人的自命不凡由此可见。

丰臣秀吉面对的处境如果放在高丽、琉球、安南等国君主的头上,早就赶紧答应明朝所有条件、乖乖地俯首称臣了,但倭人毕竟是“神国的子民”,岂会如此“没骨气”低下头?

“利家大人,你怎么看?”强忍住心头的羞恼和愤恨,丰臣秀吉看向前田利家。

前田利家叹口气:“太阁殿下,倘若明国真的发兵攻打我东瀛本土,如何是好?”

“那就让他们重蹈当年蒙古人的覆辙!”丰臣秀吉怒火腾腾,“北条时宗能做得到的事,我丰臣秀吉也能做到!”——北条时宗即当年连续两次率领倭国上下抵御元军入侵并获胜的倭国最高执政者。

“在太阁殿下的英明领导下,我东瀛当然能击退明军入侵、保住国土,”前田利家先是顺着丰臣秀吉的话说,然后话锋一转,“可是,胜利之后呢?”

这句话顿时让丰臣秀吉陷入了久久的沉默和深深的焦虑。

当年,元军来袭,倭国在当时统治者家族北条氏的领导下击退元军、取得保家卫国的胜利,然而,胜利之后,北条氏却没有足够的土地、财物赏赐给在战争中立功的军人武士们,毕竟,倭国是个小国、穷国,土地有限,财物也不多,加上这场战争是在本土保家卫国之战,打赢了也不能从战争中获得土地和财富,再者,倭国为打赢这场战争也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战后愈发穷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