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中总计损失了二十六万多人,包括十五万多丧命者和十多万俘虏,这让明高联军累计缴获到差不多二十万套倭军盔甲武器,除火枪外,明军不需要倭军的装备,都提供给了正缺装备的高丽军,刷上跟倭军不同颜色的油漆就能用了,因此,大部分高丽军穿戴的是倭式足轻盔甲,用的武器也多为缴获的,一些主力、精锐部队拥有火枪队,装备有明军提供的火炮,少部分高丽军穿戴的是仿明式盔甲,为明军提供、出售和自行打造制作的,这部分高丽军都是主力或精锐。
万历帝通过李如松、夏华要求高丽扩军至三十万,毫无疑问,扩建和维持三十万军队对此时的高丽来说是不堪重负的,靠高丽自身根本就办不到,但万历帝和夏华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承诺高丽此举所需过半钱粮由明方提供。实际上,打完高丽打倭国本土并非明政府已经决定的计划,所以让高丽扩军至三十万相当于万历帝和夏华的“私人行为”,不能以此为由让国库掏钱。
为捞到更多的钱,万历帝忍痛咬牙地投入了更多的成本,丰臣秀吉让前田利家带来的那十五万两黄金被万历帝下令分为三份用,一份用于嘉奖宋应昌、李如松、李化龙、夏华等参加高丽战争的中高级文武人等,一份用于嘉奖参战的广大明军基层官兵,剩下的一份用于高丽扩军练兵事务。
这十五万两黄金是万历帝在明倭战争中的第一笔收入,就跟当初新安市舶司上交他的第一年的收入一样,他知道这笔钱的存在,但还没见到就已经花掉了,更别说送进他的私人小金库了。就算是白得的丰臣秀吉的钱,万历帝也心痛不已,好在,夏华随即向他密奏报告,明军水师已成功地拿下佐渡岛,占领了岛上的银矿并且岛上肯定还有金矿,乐观估计,该岛每年产出的金银总价值可达到一百万两白银以上,加大人力物力的话,提升到一百五十万两也不是没可能,全部属于万历帝,这座金银岛从此是万历帝私人拥有的聚宝盆,这才让心痛中的万历帝转怫为喜、龙颜大悦。
跟阵亡在高丽战场上的明军相比,丧命在高丽战场上的倭军可谓凄凉无比,入土为安是没可能的事,幸运的会被丢进乱葬岗大坑里一堆堆地埋掉,倒霉的直接被丢进山沟里成为野兽乌鸦蛆虫的食物,不折不扣的死无葬身之地,沦为异域他乡的孤魂野鬼,并且绝大部分死得身首异处,因为他们的脑袋可是明高联军的军功凭证。
明高联军还有一样特殊的战利品:十万多倭军俘虏,都集中在明军的手里。这些倭军俘虏分为两类处理,原属于小西行长、岛津义弘、长宗我部元亲、蜂须贺家政、德川秀忠等投靠明朝或跟明朝合作的倭国大名的部队的,被安置在庆尚道海边,干一些体力活,有屋住、有饭吃,生活有保障,基本上不会被虐待或杀害,因为他们会被明军“归还给”他们的主人;但原属于丰臣秀次、黑田家、毛利家、加藤清正、福岛正则、宇喜多秀家、浅野长政、蒲生氏乡、前田利家、上杉景胜、伊达政宗等与明朝敌对的倭国大名的部队的,就没这么幸运了,全部沦为劳工苦力,天天做牛做马,其中一部分会被送去佐渡岛挖金银矿,倭军当初是如何对待高丽民工的,明军现在就如何对待他们。
对马岛之战结束后,明军水师力量日益增强,因为来自本国的越来越多的船只加入了水师船队,高丽东西南三面海上一片繁忙,明军船只络绎不绝,其中一些船只满载倭军俘虏,有的航向佐渡岛,有的悄悄地航向九州岛和四国岛,把小西行长、宗义智、松浦镇信、岛津义弘、长宗我部元亲、蜂须贺家政的投降部下运还给他们,给已遍地干柴的倭国继续添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