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说:“经营不局限于销售贩卖,也不局限于东北,而是要放眼全国和世界,组建连锁销售,在东北和旭日人联合,在南方和国府合作,在国外和米国、鹰国、高卢国、日耳曼甚至老毛子国合作。以生产为主,销售主要是自己的产品,还要收购矿山采矿、冶炼,保证自己的原材料供应。抗日是个持久的事情,旭日一个国家的国力,不是我们三年两年就能把他赶跑的,我们要有持久的打算,我们的军队要有基础保证,要吃饭、要军饷、要武器,这些都需要你们为之付出努力,他们在前线流血流汗,你们在敌人心脏里虎口夺食,都是为抗战做贡献。未来,鬼子打跑了,我们不能没有我们自己的工业,我们要利用各种条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生产先进产品,还要组织产品研发,为建立我们的新炎黄打好基础,不能鬼子打跑了,我们还是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吃不饱穿不暖,我们要建立自己的基础工业,要培养人才,这些基础和人才,是建设新炎黄所必须的,所以,你们的工作任重道远,你们要为你们做的工作感到光荣。不要感觉和旭日人合作会有什么顾虑,在他们的统治下,我们只能披着他们的外衣,打着他们的旗号,才能让我们经营活动顺风顺水,才能保证部队有充足的资金来源。现在趁着旭日人立足未稳,很多城市机会很多,按照我们的要求收购铺面和工厂、矿山。这方面你们要多做努力,其他部门会配合你们,你们不是孤军奋战,有问题多动脑筋,多向李部长请示。相信你们会做的很出色。”
他的这段话,为后来的经营活动带来了很大影响,为新炎黄的工业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徐部长的情报部也由他的手下徐春年物色了四五十个人,在进行培训,很多获取情报的知识刘浩已经给他们上了一堂课。
最忙的雷子,带着东北大学的学生按照刘浩的设想,利用不同的地理环境设计营房、仓库,并且由他们工兵连的人带领建设。
直属连的组建和二营的组建一直没有主官,所以,刘浩急将刘虎和王大力调过来,不然,鬼子来了也没有成建制的士兵抵抗。
李冬将这次战报发过来,他发现了很有意思的战况,没有上过战场的矿工组建的新兵排,全歼了一个满编的加强大队,无一牺牲受伤,而经过训练的八个连打两个不满编的大队却伤亡二百多人,还是围歼的情况下。
从现在的情况看,鬼子可能很快从旭日增兵,原来的9.18之后基本没有大的损失,直到1931年11月4日马占山的江桥抗战才发生大的战斗,旭日也不过损失几千人,但那是日军关东军倾其所有,又有国内来的第四混成旅团,加上朝仙的联队,一直到11月19日才占领齐齐哈尔,战胜马占山。
现在是9月27日,还有八天鬼子就进攻黑龙江,按照历史他会集结第16联队一个步兵大队,第29联队的一个大队,第39旅团的一个大队,第二骑兵联队。
现在第16联队和第29联队的两个大队被吃掉,第二骑兵联队本来就一个中队也被吃掉了。那么他们的兵力只有从第二师团其他联队去调用,这样就影响它的防卫。
从江桥保卫战看,张小六确实不能指望,旭日几乎把东三省旭日的军力都调过去打马占山,**十五万人马完全可以打回东北,旭日国内根本没有准备好和炎黄大战的准备,白白错失了机会。从这方面看,张小六就是个没有用的人,不需要找客观原因,任何时候都有客观原因,只是看你如何对待,说到底就是没有主观能动性。
这次鬼子损失了三个大队和一个中队,不会善罢甘休,又丢失了这么多财产,有可能先集中精力消灭这里的自卫队才会进攻黑龙江。
必须将财产分开埋藏,这样才能放开手脚和鬼子打游击,不然这么多财产和武器弹药影响作战的机动性。
对于第一营的新兵排可以重新定位,因为没有经过训练,可塑性强,可以按照旭日的编制,编成一个大队,大队下整编成三个中队,在日军进攻时可以零活作战,只要在近距离,三个中队打一个大队的四个步兵中队很简单。主要武器是每人一只驳壳枪,然后配备于日军一样,三个步兵中队在关键时候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第二营也要组建一个大队配三个中队。中队训练就是手雷投弹、手枪射击,这两项见效快,很快就能形成战力。同时,整理100句日语让所有士兵学习。在混进鬼子队伍时连日语就听不懂,容易露馅;让第一营派一个班过来传授经验。
对营里的老兵也要加强射击训练,第一营就是个很大的教训。
鉴于大队是两个特战连编制,第一营也设特战队,下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