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磊这时候遇到了困难,原因是,澳国当地人很多家庭都有枪支,而且明目张胆地带出来,这样随时威胁自卫军战士的安全,在以前也没有经历过这种情况的各路队伍都遇到这个问题,甚至有的向他们开枪,已经造成伤亡。
徐磊迅速将情况汇报给总部,刘浩在和大家商定后,决定一律取消持枪制度,全面清剿枪支,张贴告示让他们自己缴枪,如果不缴枪视同敌人,见到持枪者一律射杀,宁愿我负人,不要人负我,和这些人没有理由可讲。
在异国遇到反抗是很正常的事情,决不能因为自治区的政策让战士受到伤害。
得到总部指示后,徐磊向各个队伍发送电报,并要求,前锋继续前进,留下少数人清理枪支,给他们一天时间,对于边远的人群,以后有老兵过来后再处理。
在射杀了几个自以为是的白人后,很多人收敛了自己的行为,对于有枪不交的,自卫军直接到家里搜缴,有的以私宅为名拿出枪支威胁战士,战士直接将持枪人击毙,发现藏有枪支一律将财产充公。这一招特别灵,很多观望的人纷纷将家中私藏的枪支交出来。
对城市中鹰国银行和实业的清剿徐磊做得也非常狠,清剿银行,保安只要拿出枪械一律击毙,将银行资产全部收缴,账务一律封存,员工发一个月工资先在家休息,实业是直接派人封存或将鹰国头头赶走,只要是鹰国人资产一律没收。直接安排当地人先正常生产。
二十三天后,当七路人马在最南端的港口吉朗汇合的时候,除了舰船操纵人员,只有三千人。其他人都在占领的当地处理事务。而且还有很多内陆城市没有跑到。对于一个七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来说,三万人就像海中的一滴水,根本显现不出来。现在的澳国一千万人左右,必须增加炎黄人的占比。
这时候,在徐磊的请示下,总部早已经派遣十万从各独立大队抽调的人员坐着二十五艘货船和十艘军舰向澳国驶来,随着他们来的还有很多战士的家属,甚至有的带着几个邻居的家庭整体跟过来,关内的生活很困难,很多老早闯关东的人在自治区的生活提高后,他们的老家邻居都带着全家过来投靠,但这些人没有什么技术,也做不了什么事,听说跟着去南方,自治区最低会给予一年的生活保障,将房子也给他们准备好,就拖家带口跟了过来。
徐磊的意思是,在澳国起码要有五百万以上的炎黄人生活,才能让炎黄人在澳国站住脚。
五百万人对于炎黄的四亿人不算什么,但对于澳国,可以占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就可以在澳国占主导地位。
徐磊的建议得到总部的支持,现在不仅在东北,甚至在关内的各省自治区的办事处都在忙着宣传移民澳国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只有炎黄人占有一席之地,地方才能长治久安。
徐磊准备炎黄百姓过来后,先经营牧业。东部沿海的平原地带有未开垦土地,就让他们经营农业,再有劳动力就开矿,澳国矿山都是在表面,不需要挖坑洞,不存在危险。同时在矿区附近直接冶炼,建设几个大型钢铁和铝锭冶炼厂也需要不少工人。几百万人很容易被消化掉。在采矿区可以将建设大型住宅社区,建设商场、学校和医院,服务矿区和冶炼厂,培育产业工人。
在城市管理上,按照刘浩的指示,只没收鹰国的国有财产,银行改成东北银行,以前鹰国的借贷关系仍然成立。
对赖账的人一律没收资产驱赶出澳国,这些人的先辈都是罪犯被鹰国押解到这里放逐的,很多人有遗传因素,不惯着他们。
对当地的黑帮彻底抹杀,不留后患,对不服从管理的直接押解到矿场劳动,专门设立劳改矿场,专门管理。
开始时一定要实行高压政策,不惜以血换和平。以后,当他们有归属感时,就可以将他们同化,将他们纳入炎黄的圈子。
现在要在成熟的工艺基础上,增加铝土矿开采,建设铝提纯冶炼工厂,配套的还要建设大型电厂。
增加铁矿石的开采,一方面满足自治区的需要,一方面自建冶炼厂,生产出成品。
为了满足电力、冶炼铁、冶炼铝的需要,还要增加煤的产量。
对于金、银、钻石、铅、锌等金属,已经形成开采规模的,收归自治区国有继续开采,没有形成产业的要一边勘探一边小规模生产。
东南部沿海的平原地带生产的粮食足够一千多万人使用,大量产出的牧业能满足蛋白需要,再有,就是建立强大的国防作保障。
徐磊准备将产业工人都进行军训,一边生产,一边随时投入保卫澳国的行动中。其他人种现在指望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