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强势,没形成压倒性优势,就必须在火器、火炮这方面,有着长远的研究才行。”
“陛下所言极对。”徐光启眉宇间透出激动,拱手作揖道:“其实依臣愚见,我大明在火器、火炮方面,并非是没有优势的。
只是在种种缘由下,导致列装到大明军队的火器存在不堪重用的现象,倘若能解决这一问题,吸纳西洋的一些经验,对我大明来讲是有着种种好处的。”
徐光启道:“不知陛下火器是用来守城还是用以野战?”
朱由检问道:“守城如何,野战又如何?”
徐光启道:“若是守城,臣建议多造大炮,最好是仿造西人红夷大炮,其炮重数千斤,射程数十里,威力极大,用以破敌最是厉害。
若是野战,臣建议多造佛郎机小炮,其炮为子母铳射速极快,射程一里多,在辅以火枪、虎蹲炮,威力巨大无比,方圆数里寸草不生”
“嗯,徐卿总结的很到位。只要能研究出更先进的火器,到时朕再论功行赏。”崇祯道
徐光启:“陛下圣明”
崇祯想起后世制造大型塑料管、铁管技术,打趣道:“徐爱卿,年幼时,可曾玩过用木棍搅水缸?”
徐光启不好意思回道:“玩过,挨过不少的打。”
崇祯继续道:“古书上记载一法铸造大炮,其理如同搅水缸,制造大炮模型,以铁为芯,将铁芯固定;
铸造时在口上当安装一个似米斗器物,模型上安小齿轮,安装如同转炉,此物朕称之为离心器,此法铸造大炮内壁略粗糙,只需稍微打磨即可,每一离心器铸造大炮,大约一刻,只要钢材供应得上,可批量生产”
崇祯喝口茶道:“离心器所铸大炮,外似红夷大炮,重约五六百斤,此炮用钢材料铸造,”
徐光启拱手作揖道:“倘若陛下能支持火器、火炮方面的研究,那我大明在这方面必将有所精进。”
毕竟徐光启是大明全能科学家,若是由徐光启亲自主持大明科学发展,自然更好。
“军械局增设制枪厂由毕懋康、毕懋良二人负责,军械局一事,就暂交徐卿负责,缺什么,少什么,及时向朕禀报。”
朱由检淡淡地道:“既然如此,朕便命内帑中拔出银子,朕欲建一个学院,不教四书五经,其中门类划分,专门用来传授关于工、农、医、算数、几何等这些方面知识,只要是精通此道的,朕觉得都能招揽进来。此院名为格物院”
“陛下是想建立一个只教关于工、农、医等这些方面知识的学院?”徐光启以为自己听错了话,向着朱由检确认道。
“没错,我大明以科举来选拔官员,而现在的科举以四书五经为主,可是选出来的大都是一些不识五谷之辈,这不好!”
“像外放到外地,成了一地父母官,那你对于农业知识,你得懂一点啊,不懂怎么去劝课农桑?相对应的,你水利方面也得懂一点啊,要不然缺了水,农田怎么长粮食?”
“还有,身为一地父母官,断案方面的知识也得懂一点啊,要不然搞出些冤假错案,那就不好了。”
“还有像工部官员,他们也得懂工学方面的知识啊。”
“所以,朕才决定建立一个学院,专门来教授这些知识,培养专业的人才。”
“到时候,这些人就算没有能力在朝为官,那他们也身怀一技之长,也不用担心过不了日子。”
“陛下说得是,微臣也是这样认为的。”徐光启听了朱由检的话,也是点头表示赞同。
“还有,朕刚想到,还要教授《大明律》和《大诰》!”崇祯接着说道,这是为了加强之后学员的法治观念和政治思想。
现在的大明朝上下法治观念十分的薄弱,特别是那些有了功名的生员儒士,他们甚至把自己定义在法律之上!藐律法与无物。
听到这,徐光启内心暗自推测,这学院出来的学生,将来多半会占据一大半大明的官场。
“格物院,用来研究事物的道理和万物的规律。”
“就像火器,可以去研究如何能增加火器的威力?如何才能增加火器的射程和威力?去研究怎样才能使得产出的铁器质量更好。”
“还有那番薯,去研究如何能把它培育的更好,如何让它的产量更多,味道更美。”
“这些东西,都在格物院的研究范围内,当然,格物院最重要的一项任务,也是朕最关心的,就是去研究这世间万物的道理和规律,一些事物为什么会这样,比如,同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