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法医 > 第238章 烫手山芋

第238章 烫手山芋

确是棘手。一方面,律法不可轻违;另一方面,人情亦需兼顾。”

这是滑不留手的骑墙派。

最后吵了半天没吵出个结果,众臣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上面的万历皇帝,不过这只持续了一瞬,最后又落到了首辅帝师的身上。

大伙儿都知道,这年头皇帝说话管不了事,张太岳还是您老人家来吧。

张居正面上波澜不惊,前行一步之后,缓缓说道:“诸位同僚,此事确为难决。然吾等身为臣子,当以国事为重,不可因一己之私,而误了朝廷大事。陛下,臣见前日奏折,盐山、庆云一带,又有教匪作乱。”

众人:“……”

你这是扯的哪门子葫芦?岔开话题也不是你这样岔的吧?您老人家都不管了,让别人来管?

张居正不慌不忙,继续说道:“教匪蠢蠢欲动,局势危急。若任由匪患蔓延,必将动摇民心,影响社稷安稳。此新政之春,教匪大案,朝廷须以雷霆之势消弭于无形。臣建议,可派朝中得力重臣,敦促当地军政衙门速速查办,否则难定人心。”

“呃……”皇帝忍不住了:“张先生,您这是……”

“可派出钦差,且遣中官随行,以彰圣意。为保万无一失,这镇抚司也可派一年轻有为之将为钦差副使。再者,这教案一事,本就是锦衣分内之职。”

皇帝还在似懂非懂,下面的其他臣子已经品出了味儿来了。

这陈逸就是个惹祸精,打又打不得,罚也罚不得,要不……干脆弄出去消停一下吧!

“臣附议!”刚刚的骑墙派又跳了出来:“陈逸千户,年轻有为,且对此类案件颇有经验,或可令其随同前往,一则令其将功补过,二则亦可历练一番,为国效力。”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张居正此举,竟是借剿匪之名,将陈逸调离京师,以平息此次风波。既不失朝廷颜面,又能给陈逸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实乃一举两得之策。

万历皇帝闻言,心中暗自点头:“那诸位,可有人选呐?”

这问的是诸位,实际上还得张居正一言而决,只见首辅帝师淡然应道:“事涉用兵,可令兵部侍郎曾省吾为钦差。”

见老师早就有了腹稿,皇帝当场便拍板定了。

这个人选没有任何问题,曾省吾是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进士,现在四十八岁,正是年富力强之际。隆庆末年,他曾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娴将略,善治边”、“莅事精勤,多有建白”。而且他本来就是张居正一派的人,跟支持张居正的冯保也一向交好,如今帝师推荐,也是合情合理。

论年龄,论资历,论派系,都是合适的人选。

就是这个级别,是不是稍微显得高了一点?

那南边的山东边界,教匪真的如此猖獗了?还得派一个右侍郎出去?

定下曾省吾之后,群臣心下有些犯嘀咕,觉得太岳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不过这些想法,自然也不可能在面上露出分毫。

至于中官和锦衣卫派哪个人去,则根本不用讨论。

太监派谁去那是皇帝自己的事情,他想派谁去就派谁去;锦衣卫嘛……咱们今天扯这么久,是为啥来着?

不过这事情是定了,没个十天半个月的,按如今朝廷的效率,恐怕还出不了京师。陈逸也不知道今日朝廷上发生的争论,还窝在家里奋笔疾书。

答应了皇帝的事情,那肯定得办到。加上之前做好的准备,这段时间以来,陈逸书房里桌子上的稿子已经叠了厚厚的一层。

里面记载的,自然是自己从蕲州莹儿姑娘蛔虫窒息案以来,遇到的所有案子。一桩桩一件件,全部都被他写在了纸上。

这日傍晚,陈逸书房内,桌上堆积如山的文稿,每一页都承载着他过往办案的艰辛与智慧。他手持炭笔,正欲添上新的一句,却忽闻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师傅,衙门来人了!”叶淑怡在门外说道。陈逸起身推门一看,对方面带焦急之色。

“啥事儿啊,慌什么?”

“说是因盐山、庆云教匪作乱,朝廷已决定派遣重臣前往查办,而师傅您的名字,似乎也在其中。”

“重臣?”陈逸一愣:“我?”随即不由得得意起来。

看来我还是简在帝心啊,这么快都能变成重臣了。

然后出门与北镇抚司的通传校尉一说,才得知重臣乃是兵部侍郎,自己就是个跟班的小虾米。

叶淑怡你看什么看!?

“嗯……也对,这样才合逻辑。我一个千户,什么时候能担上重臣这种名号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