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牛并没有理会我们,而是抬手指向对面山上的一处位置,说:“这祖坟山附近最合适建庙的山址,就在那半山腰的位置,但你们可能不太清楚,这庙宇选址其实有三大忌,一是地气不旺不建,二是明堂不亮不建,三是西北乾角破碎不建,而对面那块地,前两者均无问题,“唯独这乾角碎,着实让我有点想不通啊。”
二牛这么一说,我立马反应过来,因为他所说的三大忌,我以前都在书上看过。
例如这建造庙宇的地气,其实就是指这山地以山为龙,以水为虎,若地气乘龙虎相聚,以界水为止,那便是藏风纳水的上佳之所,若龙虎相散,那便是一隅死地。
而明堂高照则是用来看时年,若明堂向山开阔远亮,所建之庙宇便能延续长久,若是狭窄逼隘,则迟早贡散庙毁。
至于这乾角位那更是关键所在,因为此位乃是神明之位,一座庙宇的香火旺不旺,全系于此。
可现如今,二牛却说这黄仙庙的乾角位已碎,这可就不是单单香火旺不旺的问题了,而是意味着那黄仙庙里的正主,已经死了!
“二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本来想说,我们是不是叫齐鬼眼给骗了,但我又实在想不出他骗我们的理由。
二牛显然看穿了我的心思,解释说:“齐老头没这么不靠谱,他说这正主还活着,肯定就还活着,所以我才怀疑是不是有人篡改了这里的风水。”
“可改这里的风水,对此人有什么好处?”我不解。
“我哪知道……”二牛撇了撇嘴:“算了,在这瞎猜也没卵用,过去瞧瞧不就什么都清楚了。”
二牛拿出罗盘定位,便带着我们往山下走。
我们从半山腰的位置,穿进了一条幽径小路,没过多久,便来到祖坟山对面的那座山脉。
再穿过一片茂密的老林之后,终于在这山林的深处,见到了一座爬满荒草野蔓的破旧庙宇。
我们抬头往上一看,在这庙门之上,赫然挂着一幅遍布蛛网的牌匾。
牌匾上,苍劲有力的刻着三个大字:
黄仙庙!
二牛在庙前观察一会后,对我们嘱咐道:“赵叔,小安子,你们找个地方先藏起来,一切按计划行事。”
“好,你也小心!”
二牛微微颌首,接着将他随身携带的黑匣子交给我,这才往黄仙庙那边走去,我和赵东海则跑到附近的杂草丛里躲起来。
庙门是敞开的,透过手电光照,我和赵东海隐约能看见那黄仙庙的正中央摆着一尊石像,只不过却只有半截。
二牛进庙之后,并没有急着寻找梅婶的下落,而是径直的走到那半截石像面前,然后恭恭敬敬的拱手拜了一拜。
赵东海感到很是不解,因为在他的认知当中,那些所谓的五大仙,其实就是妖,而二牛作为一名道士,职责便是斩妖除魔。
即使我们此次前来不是为了除妖,但也没必要去拜人家吧?于是赵东海便好奇的问我:“道安啊,你说二牛为啥要去拜一个仙儿啊?”
我正巧知道这一点,便跟他解释说:“因为这是规矩,正所谓,进屋叫人,进庙拜神,无论这庙里供的是哪路神仙,它既能建庙塑身,享受香火供奉,那就说明此仙不作恶,还会帮助百姓,于百姓有益,这样的仙,甭管它是怎么修炼来的,在某种意义上都算是正仙了,所以道家的人对此敬拜,也是合情合理的。
至于第二个原因,我想二牛这一拜,也是想跟人家打声招呼再动手,免得到时候人家误会跑出来问责,那可就麻烦了,毕竟这可是人家的老窝。”
“原来是这么回事。”赵东海恍然。
就在我们闲聊之际,庙里的二牛用手电观察起四周,可一圈扫视下来,并没有什么发现。随后,他便准备往庙里的角落处检查。
就在这时,一道寒光突然从庙前的牌匾缝隙中飞出来,直直的朝二牛的后背刺去。
我和赵东海心头一惊,正想开口提醒。
谁知,二牛就跟后脑勺长了眼睛似得,在寒光即将刺向他后背的瞬间,猛然一个转身,迅速下腰,而那道寒光,几乎是贴着他的鼻梁呼啸而过。
我和赵东海着实是替他捏了把汗,但好在有惊无险。
很快,二牛一个鲤鱼翻身从地上跳起来,死死的盯住那道寒光。
只见那道寒光化作一团白雾,分散开来,又慢慢重组凝聚成了一道人形。
见此一幕,赵东海显得尤为激动,下意识的就要起身。
我赶紧按住他的肩头,示意他别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