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这个导演不差钱! > 第98章 谁才是终极大BOSS?

第98章 谁才是终极大BOSS?

王乔治口中的营销影片是一部科幻片,曾经是几十年前的大火IP,原本是电视剧,后来陆续发行多部电影。

由于本身电影质量不行,同时间点又出现另外一部同类型的科幻大IP,导致它的受众面更少,在国内的热度始终一般。

多部电影在断续发布多年后,又以男主人公不幸遇难终结,这更引来粉丝们的不满。

这结局挺离谱,让人怀疑一度怀疑新编剧是东瀛人,一部太空歌剧,从始至终以男主为视角,然后男主死了……

他竟然死了?!

好美妙的精神状态。

粉丝们恨不得提刀杀掉写出这剧本的编辑,奈何人死不能复生。

主角死亡,本系列(至少以此男主为主角的系列)彻底失去活力。

多年之后,苦于无IP可用的老东家又想起这部中途嘎掉的影片,他们做出欧美大片习以为常的骚操作——既然主角死了,我们就搞重启,让男主和男配重新开启旅程。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这操作粗暴但有用,毕竟男主死去那么多年,粉丝们依旧不甘心,一看还能换个空间继续活,大赞“东家这活整得不错,再接再厉”。

可到底是多年前的老IP,想要恢复活力,重新捞钱单靠几个不肯爆金币的老粉丝没有用,还是得加大宣传,扩大基本盘,吸引更多新鲜全体入坑。

所以,他们开始加大宣传,在外网狂打怀旧牌,这招很有用,不光召回很多老粉丝,也吸引很多新粉丝入坑。

国外宣传搞定,国内宣传也得加强。

毕竟是全球第一票仓,这要是不狠狠吃一波,简直对不起那身皮。

这才有之前王乔治和剧组负责人打电话的那一幕。

换言之,这个没什么节操的剧组已经盯上观南,并且行动速度还特别快,特别得外网撕逼的精髓。

用不着什么前因后果,咱俩就直接开撕。

用不着你乐意,我乐意就行。

反正热度已经被我炒起来,你的回应是增加热度,你的不回应也是增加热度。

赚麻了!

于是,本剧导演,米尔顿.邓肯,这个眼睛长在脑袋上的美国佬,在面对国内媒体《天天看电影》的专访时,大言不惭地说:

“我带《迅航》来华国,不为了别的事情,我的上部影片也报名了东京电影节,没有进入最终的竞赛单元,这回特意来向观南导演挑战,用你们华国人的话说是‘切磋切磋’。”

国人的特点是含蓄,骂人都只会问候你父母。

猛然间看见有人明目张胆地踢门,各个都支棱起来。

网络直接爆炸。

只是爆炸的方向略有点不同。

【胖陀龙王:我不太懂,他没有进入最终决赛,跟我们观导有什么关系?这老外脑子有什么毛病?为什么硬要扯我们观导出来?我们观导没有招惹你们呀!】

【救了个大病:妈耶,这是把外网来套拿来国内用?这导演小脑可能不太好使,我们确实很爱吃瓜,但也不是什么烂瓜都吃,别什么牛鬼神蛇都来蹭热度。】

很快,便有人回复他。

【兄弟,看看四周,我们已经被敌军包围了!】

这个年月是个人便能上网,是个人便能留言发出观点。

聪明人当然明白这就是个炒作策略,是这外来和尚弄出的敲锣打鼓大阵仗,吸引围观群众的目光,好给后续的影片宣传铺垫。

耐不住有水军下场,还有一群不知所以的吃瓜观众起哄,水一下就浑浊了。

这时候,还非常适当地蹦出几位公知,大谈特谈好莱坞高贵的制片流程。

【多看电影:论文艺片,我要承认观南导演的牛逼,但他的下部影片是商业片,这个还是得看好莱坞的大片。

尽管用流水线这形容词来描述国外大片不合时宜,但精准和确凿的操作确实能影片四平八稳的落地。对于要花钱掏钱包的观众而言,比起具有探索性的新锐导演,还有颇有经验的老派制片更能让人相信。】

其他公知的话也大多类似,总结起来一个意思——

他,观南,没有拍摄商业片的经验。

商业片,还是得看好莱坞大片。

光有公知下场还不够,之后还有一些屁股歪到西北方的制片、编剧和演员们也纷纷下场。

“这群人一点节操没有!”李如一看到消息后,气得摔了两个平板,在乖乖赔了钱后,方将情绪控制住,“那个邓肯肯定是脑子有洞,谁来跟他竞赛,他算个什么东西,凭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