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乡村日暮有人家 > 第2章 父与子

第2章 父与子

以此形成惯例。

那里是盐的产地,灶户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余盐外卖,相对容易得到。

一般情况是一担油换一担盐,若油价高还可有剩余,一来一回要一个多月。

也有人不想走那么远的,便在稍近的贺县或梧州换了担回来,只是盐价高一些。

几个人快速吃完,天开把两个箩用麻绳捆在车上,插上长矛,又将砍刀挂在腰上。

尧寿担起另一担,禹寿把雨伞、油布、草兜、路上要吃的油桐叶包的高粱米团子等放在背篓里背着。将守果用的弓箭、牛角号系在腰间。

几个人沿小路往回走。

张氏要回去织布,洗了碗筷后便跟黄氏回去了。

此时天还未明,从上村去油塘有两条路。

一条是先走小路到濂溪故里,再走大路,要远几里,好处是路宽好走安全;

一条是从坡上岔过去,沿着上闹子路上到达村的羊肠小路。

这条路要近几里,但两边植被茂密,荒无人烟,野兽出没。

一般人都是走大路,天开带着两个儿子选的也是这条路。

下坡后过了尾巴溪上的独木桥,经过一片蓄满水的平整田地。

这是跟何家的交界处,两村都有田在这里。

何家现在只有三四户人家,无村墙,各家都有竹篱刺篷围墙。

就算路面泥泞不平,三人也走得飞快,途中互换歇息。

六里到了濂溪故里。这是周敦颐的故乡,沿路有几重新旧不一的石木牌坊。

再走一个弯过了大富桥便上了一直延到油塘市的大路,这是西去广西的官路的一条支道。

说是大路,其实宽不过四尺,只可过一辆马车。圶土路面上部分钉了石。因这段时间雨水多,将路面泡得软了,留下深深的车辙。

路沿着濂溪直行有几里,两边稀稀疏疏的村庄。

此时日色已明,天气还算晴朗,视野开阔,抬头可见西北处巍巍的都庞岭(此时尚叫永明岭)。

濂溪水很清澈,沿途树木疏朗有致,野荼蘼、野蔷薇的红白花竞相开放,绿意盎然,景致很好。

(作者有话说里有人物关系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