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春正过了后,便是上元灯节。
灯市里白日集市货卖,晚上放灯,从初十起至十六止。
他们于十四和十五日看了两天。
这天下瑰奇、巨丽之观比集于此。两旁市楼,装饰得美轮美奂,炫彩夺目,勋戚、内眷集于楼上宴饮观灯,了不畏人。
街上有许多杂耍、鼓吹、弦索毕陈,烟花则架高数丈,盒层至五。
倩倩穿着白绫袄、织金裙子,盛装而来。
看到了许多精巧的灯,有百两一架的,廿两一对的,也有叫价上千两,最后以几百两成交的。
料丝灯、琉璃灯、玻璃灯、羊角灯、走马灯、纱灯、雕漆灯、牙灯,精巧的冰灯,甚至还有用蛋壳雕的灯,四面镂花,挨挨累累,门窗可开闭。
至于横跨街面,饰以彩画树枝彩衣人物,人从其下穿过的几丈高的鳌山灯,就更不必说了。
待到舞龙时,更是月不得明,雾不得下。
孩子们兴奋得晚上都睡意全无,倩倩揣着个大肚子走得艰难,肚子一阵阵发紧,让她颇为紧张,还好孩子是在正月末过完了年才下来的。
这个男孩子取名为良燕,以其生于燕地之故也。
月子坐到二月,能吃的绿色菜就有了,主要是野菜。
最先出来的是柳芽,然后是种叫龙须菜的翠绿长芽芽。
柳芽可凉拌也可剁碎了包包子、包馄饨,焯水后稍浸一下,带点清苦,据说可以明目。
龙须菜则肥而脆,清炒凉拌都很好吃。
然后是种在风帐下的赤根大菠菜,肥而甜,清炒、凉拌都很好吃,甚至是切碎了与肉或鸡蛋一起包在面皮里做成菠菜盒子,对吃了一冬天咸菜的人来说亦是相当的美味。
随后便是香椿芽、楤木芽、柳蒿芽、茵陈苗、木兰芽、苦苣菜、荠菜。
其中荠菜还是太庙荐新和正祭品物,正月里老贵了,一斤要二到三钱。
进入二月后不用说,院子中间的地里就长了好些。
到城南的荒地里走一趟就可以挖一小篮子的苦苣菜和茵陈苗。怎么吃法呢?洗净后拌上麦粉蒸熟当块垒吃。
楤芽听说是楤木的芽,楤木是什么样的倩倩不记得,但这种嫩芽凉拌了或者蘸酱吃很是清香。
木兰芽是红色的,这种芽不能鲜吃,而是焯水后泡上几天,没苦味了才吃,也是取其清香而已。
在一次吃到类似五加皮嫩芽的刺五加芽后,引发了她无尽的乡思,她跟来陪自己说话的何济源说:“没想到北边也有这种树子呢。”
“嗯,后面还有榆钱呢,我让火房到时候做个榆钱饭,保你以前没吃过。”
“榆钱有什么好吃的,不就是有点甜脆么。”她只在江西吃过些嫩的,好奇而已,那时已不用这种东西充饥了。
“那不一样,榆钱块垒还是蛮好吃的。当初我第一次尝时可是吃了两碗呢。”
何济源吃了两碗的榆钱块垒,其实是榆钱拌了麦粉蒸熟后再加香油、虾米、香蕈、肉末、木耳这些,炒成小块,带着一股清香,也很爽口。
倩倩觉得也就这样了,若说野菜的香,自然是水芹为上。鸭脚芹也不错。
春天的菠菜好吃。于是在她的要求上,每隔几日火房就变着法做菠菜菜式,什么菠菜盒子、菠菜汤、菠菜拌豆腐、菠菜馄饨、酿菠菜、菠菜包子等等,甚至与马齿苋或野苋芽、枸杞芽做成凉拌菜,就是要让她吃得舒心。
待她三月中出了月子,院子里已是绿意盎然,樱桃落了花,结起果子来了,海棠带着些花蕾,丁香倒是正在花期,香喷喷的,蜜蜂在其间穿梭忙碌,她也因此忙碌了起来。
十七年九月,翠屏随着何松和黄氏到京,两位女儿已然出嫁。
到二十一年,何济源六年京察合格,升了一级,成为刑部的一位员外郎。
倩倩在这几年间生了一对儿女。住了这么多年的小院已显得逼仄,于是另赁了所二进的好四合院。
孩子们陆续成亲的成亲,进学的进学,最大的良端在顺天府乡试中成了举人,算是子承父业。
生药铺和印子铺规模有所扩大,还在二十年从别处过了所酒楼,专卖苏州三白酒、熟酒、金华酒这些南酒,每十日也有二十余两的利息。
何济源二十八年成为五品的大理寺右丞。
总之这么些年,在北京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过得还算不错。
除了皇帝十几年如一日地与文官们打擂台,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