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三国:开局俘获大小乔芳心 > 第52章 孙伯符怒斥墨焱,小霸王亲战樊城

第52章 孙伯符怒斥墨焱,小霸王亲战樊城

在距离樊城那巍峨城垣二十里之遥的广袤平原上,孙策麾下的铁骑与步卒便驻扎在此,安营扎寨。

“报,伯符将军,我军粮草告急,仅余半月之需,情势堪忧。”

“报,伯符将军,敌将关羽又来营外耀武扬威,蒋钦将军挺身而出,与之交锋,却在一合之间就被关羽砍伤了臂膀,现正在军中休养。”

“报,将军······”

孙策此刻难掩心中的焦躁与忧虑,他他挺立于营帐之前,身形虽静,目光却已穿透了层层营栅,遥望着那座遥不可及的樊城,眼中既有对胜利的渴望,也夹杂着几分无奈与不甘。

“关云长、张益德······这二人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我将要拿下樊城的时候突然出现,阻挠了我的大事。”

连日来,孙策身先士卒,亲自披甲执锐,在阵前亲自指挥进攻,甚至冲锋于战阵最前沿,然而樊城依旧固若金汤,岿然不动。孙策军还是一连数日攻不下樊城,反倒被关张日夜带兵在军营外骚扰,扰得自家部队心烦不堪。

樊城可谓是一座坚城,任凭风雨侵蚀,亦难撼其分毫,再加之刘表后方源源不断的粮草补给,每拖延一日,都是对士气与粮草的双重考验。而刘玄德正是利用了这份胶着,巧妙地消耗着孙策军的锐气与耐心。

“吾等江东儿郎,皆是英勇无畏之士,岂能在此地踟蹰不前,让天下人耻笑?”

孙策心中暗誓,那份属于霸者的决心与勇气,在胸腔中熊熊燃烧。他明白,唯有调整策略,以智取胜,方能打破这僵持的局面。

“仲卿何在?他何时能率援军赶来支援?”

孙策的思绪如潮,翻涌间,唯有墨仲卿的身影清晰可辨。在他心中,此人智计无双,必能洞察樊城之破绽,一计而破万难。

程普闻言,面色凝重,缓缓摇头,其声低沉而沉重:

“军中并未传来墨焱将军率军驰援的消息,反之,却有几缕不祥之风悄然蔓延——军中私下里议论纷纷,言及我军或将不久撤兵。”

“此风一起,数支部队士气低迷,军心似风中烛火,摇曳欲灭,长此以往,我军之铁律,恐将化为乌有,军威不再。”

孙策虎目圆睁,怒意如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他厉声咆哮,字字铿锵:

“江东小霸王孙伯符,麾下岂容这等乌烟瘴气肆意蔓延?速速将那几个散布流言蜚语之徒擒来,我要亲手斩了他们,以正视听!”

须臾之间,那几名谣言的散播者已被粗壮的绳索紧紧束缚,如同待宰的羔羊般被拖拽至庄严而冷冽的刑台之上。他们面色苍白,眼神中满是惊恐与绝望,不停地向立于高处的孙策乞求饶恕。

“伯符大人,我们实属无辜,皆是受六安远方亲戚之误导,才不慎卷入此等风波。望大人明鉴秋毫,饶我等一命。”

们的声音颤抖,几乎带着哭腔,试图以无辜者的姿态博取一丝怜悯。孙策闻言,丝毫不以为意,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笑容中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冷冽:

“尔等以讹传讹,妖言惑众,扰乱我军心志,其行径与刘备派来的细作无异。今日,我孙策便要以尔等之血,正我军纪,明我法度!”

言罢,他目光如炬,扫视四周,喊道:

“众将士听令,今后若再有谁敢散布谣言,蛊惑人心,此等人便是前车之鉴,定斩不赦!”

此言一出,四周一片肃杀之气,众人皆噤若寒蝉,深知孙策之决心非比寻常。孙策手起刀落,那几名谣言散播者顷刻间人头落地,再无敢言退者。

夜幕低垂,万籁俱寂之时,一封密信悄然送到了孙策的帅案之上,信上没有提及援军半字,反而是以墨焱为首的将军与以张昭为首的士族群体联合,一群臣子联名恳请孙策,为了大局计,暂退锋芒,劝孙策退军。

孙策阅信之下,怒意如火山喷发,胸中气血翻涌,几乎要将胸腔撑裂。他猛地拍案而起,震得烛火摇曳,光影交错间,映照出他铁青的面容与眼中燃烧的怒火。

“午时三刻,我尚亲手斩断了那些怯懦之辈的妄言,誓要一战到底!未料当晚,墨仲卿便将劝退信送到了我帐中,这岂不是在折损我在军中的威信!”

“他们以为,无援即是无路,以为我孙策会因孤军奋战而心生畏惧?哼,大错特错!我孙策一生,从不知退为何物。樊城之地,我誓要将其踏平,让世人皆知我江东儿郎勇武,否则,我便不是孙伯符!”

次日,孙策亲自披挂上阵,率领麾下铁骑如潮水般涌向樊城,战鼓雷动,震彻云霄,彰显着其势不可挡的军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