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华夏:上下五千年 > 第111章 帝辛初政!

第111章 帝辛初政!

子受继位,登基于商朝那古老而庄重的王座之上,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与豪情在他的胸膛中激荡。

从他年少时起,便展现出了过人的聪慧与果敢。

在王室的学习中,无论是晦涩难懂的上古经典,还是复杂多变的军事谋略,他都能迅速掌握并提出独到见解。

周围的侍从和老师,无不对他的机敏聪慧赞叹有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参与一些国家事务的讨论,在朝堂之上……

面对复杂的局势和棘手的问题,他总能提出大胆而新颖的解决办法,令许多大臣刮目相看。

如今,望着脚下群臣朝拜的身影,心中那股想要证明自己、超越前人的渴望愈发强烈。

他回想起父亲帝乙在位时的种种功绩和威望,认为自己如今的成就和能力丝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

他觉得,“帝辛”这个名号,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他将带领商朝走向一个更加辉煌、更加强盛的时代。

他环顾四周,目光所及之处仿佛皆为他囊中之物,心中自觉强大无比,遂决意称自己为帝辛,以彰显其独一无二的地位。

他那高傲的灵魂深处,坚信自己的才能与力量无人能及,于是常常以“孤”自称……

这个自称在他的口中念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孤独求败的气势。

即位伊始,帝辛子受便以一种雷厉风行的姿态投身于国家的治理与建设之中。

在经济领域,他敏锐地察觉到商业贸易对于国家繁荣的重要性。

一日,他在朝堂之上,目光炯炯地扫视着群臣,开口说道:

“诸位,孤以为,我商朝若要进一步繁荣昌盛,商业之发展不可或缺。

如今,周边各国皆对我朝之珍宝器物、丝绸布帛有所需求,而我朝亦需他国之特产资源,互通有无,方可富国强民。

孤欲开辟新的商路,鼓励商人们大胆远行,与他国贸易,且降低关税壁垒,让货物往来更为顺畅。不知诸位对此有何见解?”

比干微微皱眉,上前奏道:

“大王,此举虽看似有利,但路途遥远,商路艰险,且他国之情况不明,万一遭遇变故,商人之安危、货物之损失,恐难以估量啊。”

帝辛微微冷笑:“叔父所言,未免过于谨慎。若因些许风险便畏缩不前,我商朝何时才能更上一层楼?

孤相信,我朝商人不乏勇敢智慧之士,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与保障,必能在商路上有所斩获。”

说罢,他便下令征集民夫,修缮道路,在边境设立通商口岸,派遣军队保护商队的安全。

同时,他还亲自接见了一些知名的商人,鼓励他们勇敢地走出去,拓展市场。

在帝辛的大力推动下,商朝的商业贸易逐渐繁荣起来。

来自各地的奇珍异宝汇聚于商朝的集市,而商朝的丝绸、青铜器等特产也成为了他国贵族竞相追逐的奢侈品。

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帝辛还大力支持农业生产的革新。

他派遣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们改良种植技术,推广新的农作物品种。

一日,帝辛微服出城,来到一片农田边,看到一位老农正在辛勤劳作,便走上前去询问:“老人家,今年的收成如何?”

老农叹了口气:“大王,这收成也就勉强糊口罢了。这土地越来越贫瘠,害虫又多,实在是难啊。”

帝辛皱了皱眉头,转身对身边的侍从说:

“传孤的旨意,让农官们尽快研究出防治害虫的方法,同时寻找适合在我朝土地上种植的新作物,提高粮食产量。”

回殿后,帝辛又召集农官们商议对策。

农官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如修建水利灌溉设施、实行轮作制度、推广牛耕等。

帝辛一一采纳,并拨出专款支持这些项目的实施。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商朝的粮食产量逐渐提高,仓廪逐渐充实起来。

在政治方面,帝辛展现出了果敢决绝的一面。

他深知官场腐败是国家发展的毒瘤,于是大力整顿吏治。

一日早朝,帝辛面色阴沉地坐在王座上,将一叠弹劾官员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的奏章扔在大殿之上,怒声说道:

“看看这些奏章,我商朝的官场竟如此乌烟瘴气!这些官员不思报国,只知中饱私囊,实在是可恶至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