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令人敬佩!”
“反观那些世家大族,钟鸣鼎食,哪个不比陆小姐富贵,可偏偏,只有陆小姐站出来!”
“难怪宋太傅愿意接受这个继女,有陆小姐,宋家也会博得一个善名啊。”
“瞧瞧襄阳侯府,那个李小姐,为了置办嫁妆,不知买了多少丝绸,铺张奢华,令人发指!”
“襄阳侯府这么有钱,也不说为灾区捐赠。”
“呵呵,那些富人,就只顾自己享受罢了……”
晕倒的陆静雪,听到这些话,唇角微微勾了起来。
有美名的人,得民心,甚至能名留史书。
她和李知月,终究不是一个道上的人,她要的是,走到最高处,李知月要的是,奢靡享受。
若说富人对地震没什么太大反应的话。
接下来一个消息,让所有贵妇千金都大惊失色。
“从江南到京城的船,运着这一年丝绸的船只,在半路烧起来了,船连着船,所有大船都烧没了!”
“丝绸呢!”
“人都全死了,还丝绸,烧了个一干二净!”
“天哪!”
要知道,每年京中的丝绸,绝大部分都是来自江南,江南从全国各地收购生丝,加工成绸缎,再在每一年的秋冬之际,安排商船,全部送到京城,一年一度,年年如此,从未出过差错。
去年秋冬送到京城的丝绸,本就消耗光的差不多了,余下的那些,全被襄阳侯府买空,也就是说,京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再有新的丝绸!
要过了冬天,等到春末蚕吐了丝,商人们收购,再加工,各种复杂工艺织染,最早最早都要到明年六七月份,市面上才会有新的丝绸。
大半年时间,买不到绸缎,对富人来说,那是要命的事。
不说每个月的几身衣裳,就说婚嫁之事,哪家不嫁女儿,哪家不娶媳妇,不可能用旧的布料,必须得买新,不然让人笑话!
有些大家族反应快,立即差人去豫州,去冀州购买。
有些商人嗅觉格外敏锐,在事发当天的下午,就找到李氏茶轩去了,茶轩没找到李知月,赶紧去大戏楼,总算是堵到人了。
李知月正在戏楼物色新的花旦,让小灵儿亲自带,不然天天三场戏,把小灵儿累死了不值当。
她挑了四名新的花旦出来,正在说些细节,就听墨玉来报,江南的丝绸船出事了!
第65章 暴涨
李知月悬在心口的大石头终于落回到了肚子里。
她让小灵儿带着四个新花旦,她则去雅间见那几个丝绸商人去了。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寻来的布匹商人已经有六名了,六位都是老熟人了,此时大眼瞪小眼等在雅间之中。
现在,他们六个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后悔!
后悔把丝绸全部卖给了襄阳侯府,后悔那么低的价格卖了个干净!
“还是老钱你沉得住气。”一个年轻掌柜笑了笑,“你是最后卖布给襄阳侯府的,据说一匹低等生丝的价格都卖到了七百文钱,赚了不少,还来这儿作甚?”
钱掌柜哼了一声:“从丝绸船出事到现在,也就四个时辰,你可知,低等生丝价格几何,一两银子了!我活了这么多年,就从未见过低等生丝能卖这么高价!”
在场众人呼吸一滞。
他们又何曾见过这么高的价格?
仅仅四个时辰啊,才大半天的时间,价格就翻了一倍,再等几天,就是两倍,然后三倍,四倍!这个价格会持续上涨,至少会涨到明年开春!
他们现在从李小姐手上,用一两银子买下来,一转手就能卖二两,甚至更多,这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一群人正说着,就听到了女子的脚步声,一个个连忙停下了说话。
墨玉掀起珠帘,李知月迈步走了进去,笑着道:“各位掌柜怎么一块儿来大戏楼了,看戏还是喝茶?”
几个掌柜早就站起了身,一同拱手行礼:“见过李小姐。”
钱掌柜第一个开口道:“想必丝绸船出事的消息李小姐也听说了,京城现在大部分的丝绸,都在李小姐手上,我愿高价收购,低等丝绸一两银子,中等三两,高等五两!”
李知月眉眼微动。
没想到才大半天时间,丝绸价格就起来了。
书中的丝绸价格之所以没涨这么快,大概是因为没有人大肆购买垄断,须得三五天之后,才会慢慢涨起来。
而现在,全京城的所有丝绸,冀州豫州的部分丝绸,都在她手上,这些布匹商人可不就急了么?
她露出为难之色:“你们应当也知道,我买这么多丝绸,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