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大宁的宁王府,改为燕王府,作为你的封地,朕再赐你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之权。
赏你御酒百坛、珍珠百粒,黄金千两、锦缎千匹,以彰嘉奖,不知四哥对这赏赐意下如何?”
朱权微笑着问道。
改燕王府为镇北王府,显然是赐朱高炽开府之权。
而且燕王府是一座亲王规格的王府,朱高炽被封为郡王,却能有此殊荣,显然这是看在朱棣立功的份上遂加恩赏的。
藩王世子本来是等着继承老爹的爵位就行,所以世子是不会被封郡王的,可是朱权一句五世而斩,这就让世子的地位大大降低。
同时,朱权还说不论嫡恕,都可承爵。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无长立贤,这就更让世子的地位岌岌可危了。
朱权知道朱高炽是个有本事的,暂时替自己看着北平,问题不大,更何况,北方草原已被荡清,北平的压力小了很多。
朱棣一听这话,那可是高兴坏了。
在朱权下旨爵位五世而斩之后,各地藩王都请旨册立世子为郡王,和其他孩子一样享郡王爵位。
但是,朱权全部留中不发。
就是在为削藩做准备。
不给世子封王,世子就只能等着继承老爹的爵位。
而且这一代的藩王不死,他们的儿子就只能跟他们住在一起,除非有特旨赐开府之权,否则就只能等着这一代藩王嗝屁,然后他的后代才能各立门户,开府称王。
否则大明没有那么多钱建那么多王府。
这也是朱元璋考虑到了的事情。
等这一代过去之后,大明也缓了几十年,压力就要小很多了。
“臣谢陛下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朱棣见好就收,领旨谢恩。
朱高炽开府,就不用承自己的燕王爵,而自己死后爵位可以直接给嫡孙,如此一来,嫡孙可以不用继承他爹的郡王爵被降一级成为国公,而是直接承自己的亲王爵,被降一级也是郡王。
换而言之,朱高炽被封为郡王,就注定自己嫡系血脉当中有一支的爵位可以多延续一代了。
这也是朱权将各地藩王请旨册世子为王的旨意留中的原因。
“这是四哥应得的殊荣,四哥封地改封大宁的同时,顺便抽调点人暂管宣府,四哥就多替朕劳累些了。”朱权微微一笑道。
“愿为陛下分忧。”
朱棣心里美滋滋,一代爵位的传承,可不是区区兵权能够换来的。
而且就算这一代保住了兵权,下一代爵位降级,按照规格,也是不能拥有这么多兵权的。
朱棣又不是傻子,算得很明白的。
朱权就是要用爵位延续一代,来换藩王手里的兵权,而且只是嫡系,还只有一个能延续一代,又不是整个支脉都延续一代。
这笔买卖是很划算的,这是帝王家的仁慈。
当然,如果这群人给脸不要脸。
道理讲不通,那自己就只能跟他们好好讲讲真理。
“臣晋王朱棡愿交出兵权!”
“臣周王朱潚愿交出兵权!”
“臣楚王朱桢愿交出兵权!”
“臣蜀王朱椿愿交出兵权!”
“臣湘王朱柏愿交出兵权!”
几个藩王这时候也明白了朱权的意思,交出兵权,给一个嫡系血脉多延续一代的荣耀,这是朱权给的体面,可若是不要这体面,那朱权会怎么帮人体面,就犹未可知了。
反正保不住兵权,不如换取更大的利益。
看到藩王一个个的都交出了虎符,朱权露出了笑容,就知道这群人不想再回到京城被皇帝监视。
“朕准了,为王就要有个为王的样子,此后藩王不许着龙袍,恢复古制着蟒袍,亲王穿四爪蟒袍,郡王穿三爪蟒袍,内阁拟旨,为诸王世子拟定封号,尽快呈报上来。”
朱权顺便废黜了藩王穿龙袍的规矩。
“遵旨。”内阁领命。
“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王还能说什么,都捏着鼻子认了呗。
谁让干不过朱权呢。
本来朱权想找理由削藩都没有理由,谷王朱橞直接把理由送来了,这也是为什么朱权废朱橞为庶人,还仍以国公之礼下葬,这就叫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今日就议到这里吧,诸王在京再玩两天,等过两天一同观赏授勋大典之后再各自返回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