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到这里,第二部《重组》结束了,但整个小说系列还未终结,和第二部开头“我朱海东又回来了”一样,韩晓梅也要回归,开始新的一部,具体什么内容,这里先卖个关子。
第二部可能令读者感到迷惑的是,人与人的记忆和意识怎么可以互换,也就是小说中的梁嵩竟慢慢的变成了类似于张翰文的人物。梁嵩的变化是渐进的,他原来是朱海东,为了逃脱韩晓梅的纠缠和最终,到了另外的城市,并改名为梁嵩,这是他的第一次人生蜕变。而后,梁嵩遇到张翰文,感到失败的他,想换种活法,接受了张翰文所谓的精神治疗,不知不觉间,梁嵩的精神世界已经变了,而且还被输入张翰文的记忆和意识,他拥有了张翰文那神乎其技的催眠功夫,还对曾洁莫名的好感。
人与人的记忆和意识的互换,当然并非易事,但借助专业手法和科技手段,是可以实现的,中外的科技研究中都是有实际案例的,影视剧中更是大量的这种剧情。
莫说同类的人与人的记忆和意识的互换,就是生物和机器之间也可以进行神经传输,目前已经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在以前简直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但真的实现了,比如马斯克主导的脑机研究。
这里截取一个新闻报道。
数字人生或将实现?马斯克脑机接口再突破,科技已盯上你的大脑
2021年7月29日,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顺利完成c轮融资,此次融资金额高达2.05亿美元,由迪拜风险投资公司vy capital领投,谷歌风投、founders fund、dfj growth等行业内有名的基金也参与其中。
而在这之前,neuralink曾在2017年和2019年分别完成了1.07亿美元的a轮融资和5100万美元的b轮融资,马斯克和脑机接口的故事,似乎正逐渐拉开帷幕……
一、马斯克与脑机接口的二三事
2016年,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研究了火箭和电动车后,转而将目光放在了“大脑与芯片”上,这位已经掌管两家科技公司的世界首富号称要在短时间内利用无线芯片解决脑部难题,并成立了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主要用于开发其所谓的“神经蕾丝”技术,致力于让电脑和意识进行互动。
新公司在成立初期并未激起很大的水花,直到2019年,在加州发布会上,马斯克才真正向人们展示了一些普通人能理解的成果:在脑袋上钻一个硬币大小的孔,然后将一些比头发丝还细的线“缝”进去,可以用来跟踪和检测人的脑电波。听起来似乎有点恐怖,但马斯克却表示,利用技术把它“缝”起来,没有人会知道你脑袋里“埋了线” 。
此次发布会之后,neuralink似乎打通了“任督二脉”。一年后,他们带来了新成品link v0.9,相比于上次耳后的“外挂”,link v0.9小到宛若一枚硬币,并且可以直接植入到头骨里。在发布会上,他们通过监测实验小猪的脑电波,成功预测其下一步行动轨迹,马斯克还试图向大家证明即使植入了芯片,这些小猪也和正常猪一样开心,
紧接着,在今年4月,他们又放出了一段3分多钟“猴子玩游戏”的视频,这是neuralink首次公布灵长类动物实验,并且突破了读取脑电波的限制,实现了“猴机”交互。在视频中,这只名为pager的9岁猕猴,一边玩一边吃喝,嘴巴就没停过,并且游戏玩的还不错,有网友见状表示,照这么学习下去,也许有一天在英雄联盟里遇到玩“孙悟空”的将会是一只真正的猴子。
二、人机交互尚在研究,生科技术先行一步
其实关于脑机接口的研究早已存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有学者对其展开探索,不过受限于时代技术等原因,直到二十年后才逐渐出现了应用于人体的早期植入设备,如今又一个二十年过去,马斯克的研究似乎又助力这一技术有了飞跃式的进展。
2020年5月,马斯克曾在《乔·罗根秀》中详细分析脑机接口技术。他表示,在大脑中植入一个芯片用以解决老年痴呆、瘫痪等问题只是脑机接口的短期目标,这一技术的最终目标是希望将大脑与人工智能融合,通过人机交互,实现“人类数字化苌生”。
与马斯克持不同意见的是,许多学者认为这一技术目前还在理论畅想之中, “数字人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另一方面,延长身体生存期的研究却先一步落地。2013年,新南威尔士遗传学博士辛科莱在《